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在“亞洲制造業論壇”上表示,中國制造業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已具備較好的產業基礎,目前中國在全球制造業的規模已上升至世界第三位。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制造業持續高速發展,成為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主要拉動力量。其發展特點,一是制造業對外貿易快速發展。工業制成品在出口中比重超過90%。制成品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大幅度增加。能源、化工、建材、紡織、家電、電子等十幾個行業百余種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二是制造業利用外資長足發展,投資結構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同時,外商投資的產業鏈延伸和配套規模不斷擴大,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研發機構逐步增多。三是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得到提高,部分行業已開始與國際接軌,采用國際標準或引進外國技術、資金進行生產、加工和銷售,競爭能力提高。
據介紹,1980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僅占世界的1.5%。1990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超過巴西,位居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之首,占全球比重的2.7%,進入了世界制造業10強,位居第八。2000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達7.0%,僅次于美國、日本和德國,在世界10強中居第四位。2004年,中國在全球制造業中的份額提高至10%,排名超過德國,上升至世界第三位。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