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中國重汽集團與中國機械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在濟南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本著“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強強聯手,發揮各自龍頭和引領作用,筑起實現雙贏的發展平臺。
簽約儀式上,中國重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馬純濟致辭,重點闡述了中國重汽改革重組十年來的發展變化。他強調,在新的形勢下,中國重汽力爭經過五年左右的時間,建成具有國際化水平、重卡質量品牌優勢突出、重、中、輕、客、特車輛及工程機械各具特色、擁有全系列商用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馬純濟指出,中國重汽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中國重汽作為國內重卡領域的領跑者,與中機集團在發展國際工程承包、汽車營銷、物流配送等諸多領域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此次雙方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必將使雙方的合作進入嶄新的階段。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副總裁張汝恩在講話中指出:中機公司是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的旗艦公司,中機公司與中國重汽戰略合作關系的建立是通用技術集團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一項重要措施。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是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充分體現,是雙方共同應對市場需求的重要舉措,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戰略選擇。通過合作,雙方將進一步促進各自在市場、產品、商務、技術等方面的優勢互補,共同致力于開拓海外市場,大力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實現合作共贏。
中機公司成立于1950年,是中國最早的以經營機電產品進出口貿易和國際工程承包業務為主的大型國有外貿公司,自成立至今累計完成經營額逾850億美元。中機公司以靈活的經營方式,不斷開拓業務領域。其業務范圍涉及:承包國(境)外各類工程項目;能源工程、軌道交通、船舶、飛機、成套設備及其他各類機電產品的進出口業務;汽車營銷;項目投融資;技術進出口業務;招標、投標、政府采購業務;向國外派遣各類工程、生產、服務人員。中機公司抓住機遇,通過大力實施業務創新和管理創新,轉變經營模式和經營內涵,以廣泛的海外融資渠道、貿易網絡渠道、市場信息渠道,以先進的管理機制,立足能源、交通、輕工、建材等四大優勢領域,發展國際工程承包、國際貿易、汽車營銷等三大業務板塊,不斷拓展全球市場,建立起了覆蓋全球主要市場的服務與信息網絡,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工商界、金融界建立了廣泛的聯系,與國內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各工業部門及企業建立了牢固的合作關系。經過多年發展,中機公司已經成為中國主要的國際工程承包和進出口貿易企業之一。
馬純濟表示,國際化戰略對于中國重汽的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2007年,中國重汽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面向全球公開發售,首期融資99.5億港元,成為中國制造業第一支在香港上市的紅籌股,也是迄今為止在香港上市融資額最大的國內制造業企業,成功搭建起企業發展的國際化平臺;2009年,中國重汽與德國曼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曼公司作為中國重汽的戰略投資者,向中國重汽許可歐Ⅲ、歐Ⅳ、歐Ⅴ排放標準的D08、D20、D26三個系列發動機制造技術,以及TGA系列整車技術和車橋等關鍵總成、零部件技術,雙方合作新開發的SITRAK T7H(汕德卡)品牌已于今年4月19日在上海車展揭開面紗,雙方正利用中國重汽和曼集團的全球銷售網絡進行新產品的全球銷售。
簽署儀式由中國重汽副總裁韋志海主持。韋志海與中機公司黨委書記、副總裁陳華亮簽署了《雙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重汽總經理助理、進出口公民董事長劉培民與中機運輸機械事業部總經理陳濤簽署了《海外運輸合作協議》;中國重汽特種車公司董事長劉景貴與中機運輸機械事業部總經理陳濤簽署了《特種車輛項目合作協議》。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