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蕭山的一位王先生打電話給85100000:我們這里發生了一起跨國合同詐騙案,一個外貿公司被人家蒙走了1800萬元。
記者嚴峰核實報道:被騙的公司是蕭山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蕭山警方介紹,這家公司主要做出口業務,資產達上億元。去年11月4日,這家公司一女業務員於某從某經貿公司李某那里獲悉,美國楊林投資貿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楊林公司)急需一批工藝地毯。於在李的牽線下與楊林公司董事長柯某取得了聯系。柯說,只要於提供的貨規格、數量都符合要求,這筆生意就跟於的公司做,“這一次,我公司要購230萬美金的地毯。談好后,我公司可先付30萬美元定金。”
於到哪去找這樣的貨呢?這時,李某找到於,說他認識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在諸暨,他們剛好有一批工藝真
絲地毯,規格、數量都與楊林公司的要求相符,并且價格低于當時的市場銷售價。
於把這一喜訊向公司作了匯報。公司負責人問於是怎么認識美國公司的,於抹去了李這個重要的中間環節,說是自己以前在做業務時認識這個美國客戶的。公司承諾,如果這次買賣成功,公司給於提成100萬元人民幣作為獎賞。
於迫不及待地約諸暨這家地毯公司老總石某見了面,并順利地簽訂了2000萬左右人民幣的購買地毯合同。
於所在的公司與楊林公司的合約也順利簽訂。按合約,在去年11月13日,於所在的蕭山公司收到了楊林公司柯老板以個人賬戶方式從香港匯來的30萬美元定金。
第二天,楊林公司的“美國地毯專家”飛來蕭山,到於某的公司來“驗貨”。
“這批貨大約有5000平方米,一個專家一天最多能驗800平方米,也就是說,如果要把這批貨認真驗收完畢,得花上6天時間。”蕭山區公安分局經偵大隊的辦案民警說,“可這位‘美國專家’只用了三個小時,便揮手說OK了。”
11月14日前,蕭山這家公司按照合同分三次將1800萬人民幣匯到了石某所在的諸暨這家公司賬戶上。
然后這1800萬便石沉大海。12月15日,蕭山公司向蕭山警方報了案。民警即趕往諸暨調查,發現石某賣給蕭山公司的1800多萬元的地毯,市場價只有200多萬元。
警方開展了追捕石某的行動。今年2月18日凌晨2點多,石某在諸暨老家被擒。
3月8日,專案組在上海國際機場抓獲楊林公司老總柯某。
嫌犯交代,石某、柯某、李某這等人馬是在生意場上結識的,早在幾年前,他們便開始設計大詐騙圈套。去年7月開始,石某利用手中這筆不值錢的地毯開始“釣魚”,先后在陜西、江蘇等地行騙,但都未得手。蕭山警方說,江蘇一個企業就是因為他們驗貨太快而產生了懷疑,取消了簽訂合同的意向。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