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涵增長”,可別小看這四個字,它讓一個“依靠不斷延伸新業務獲得增長”的企業,開始向“用能力的提升保證業務的發展”轉變。
這種轉變,一改往昔福田雷沃重工給人的善抓機遇,速度制勝的印象,而是在質量升級、創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發力,全面提升業務運行質量。
這種轉變,也讓這家以大型裝備為主導業務的企業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今年1~7月,福田雷沃重工銷售各類產品近41萬臺,實現銷售收入91.5億元,同比增長19.5%。
在“內涵增長、結構調整、全球化”經營方針導引下,福田雷沃重工以系統能力提升為主線,以創新為依托,從研發、制造、工藝、質量控制等多個環節著力全面提升雷沃工程機械的業務運營能力。
抓住“牛鼻子”——核心技術
在研發方面,福田雷沃重工堅持“起步即與世界同步”的產品研發定位,依托歐洲、北京、濰坊“三位一體”的研發體系,在公司總體研發架構下,對工程機械、農裝、車輛三個獨立業務分別設立了自己的技術中心。
核心技術突破是裝備制造業升級的“牛鼻子”,為強化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福田雷沃重工每年拿出營業收入的3%~5%用于研發。近幾年來,企業已累計投入研發創新資金近20億元。
2007年,該公司位于山東的工程技術研究院被認定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為進一步構建同步世界的研發體系,2009年以來,他們還在該研究院基礎上,相繼著手籌建北京和歐洲兩大研發中心,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研發格局,進一步搶占了技術制高點。
此外,福田雷沃重工還投資5億元,建設試制試驗中心項目,該項目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了福田雷沃重工的技術研發、試制試驗能力,精益制造能力提升,為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創造了條件。
農業裝備和工程機械是福田雷沃重工的兩大核心業務。福田雷沃重工針對兩大產業中農業裝備領域大馬力,高技術含量產品;工程機械領域高可靠性全新平臺產品技術突破緩慢的行業瓶頸重點發力。
2010年以來,雷沃農業裝備業務成功開發出了6kg/s大喂入量收獲機,在大喂入量收獲機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其成功開發的新型水稻機產品,成為國產水稻機的佼佼者。而雷沃谷神CP04玉米聯合收割機作為代表國內高端技術水平的農機產品也已通過鑒定投放市場,使企業的產品組合進一步豐富和優化。
針對當前國家倡導的深松作業等新農藝的推廣,通過與國內高校和科研單位實施產學研合作,將產品開發與農藝深度結合,雷沃拖拉機產品成功覆蓋25~320馬力段,產品組合持續優化和豐富,可有效滿足各類農藝作業需求,雷沃拖拉機的產品線跨度和技術儲備做到了國內領先。
與此同時,以雷沃裝載機為代表的雷沃工程機械業務也風頭正勁。2011年雷沃工程機械業務持續進行產品結構升級,相繼推出了雷沃ETX958、ETX966等ETX裝載機新家族成員。經過十余項技術升級,雷沃2011款升級版裝載機及雷沃ETX裝載機產品,技術更加成熟,性能更加優越,質量更加可靠。
目前,雷沃裝載機已經形成了4大系列、9種型號、100余種產品資源組合,有效覆蓋了不同市場需求。
雷沃挖掘機積極引進、吸收歐洲領先技術,集成全球頂級零部件資源,利用三維技術全新研制,并聽取使用客戶的意見,多次升級改進,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挖掘機產品——雷沃2011款挖掘機,投放市場后表現搶眼。
研發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廣納賢才。該公司十分重視招聘和培訓人才。一方面吸納更多國內和國際優秀技術人才加盟,另一方面便于近距離感知和對接國際最前沿的技術。
福田雷沃重工今年從全國高等院校定向招聘的700余名應屆大學生,已于日前報到,并辦理完入職手續。加上通過社會渠道招聘的300人,該公司年內人才招聘規模將超過1000人。
據悉,700名大學生多來自國內知名院校,專業涵蓋機械、管理、信息技術等,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的比重超過了10%,招聘人員數量和學歷層次均創下福田雷沃重工歷年接收校園人才之最。這700名大學生將會充實到質量、技術、管理等價值鏈各環節,為未來業務發展儲備高素質人才隊伍。
除了大規模的校園招聘,為滿足未來戰略業務發展對專家級人才的需求,該公司還加大海外人才的招募力度,成立了歐洲研發中心項目推進辦公室等,派專業組前往意大利、日本等地專門負責挖掘機、拖拉機等業務領域核心研發人才尋聘,為完善歐洲、北京、山東“三位一體”的研發體系吸納了大量的高端人才。
同時,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福田雷沃重工還建立了高科技人才發展基金,積極創新薪酬體系、優化中長期激勵機制,合理調整薪酬結構,搭建配套的全球績效管理體系和崗位測評體系,積極為員工創造“隱性福利”,形成了一套既有一致性又存在差異化的薪酬策略,促進了人才開發。
除了加大力度吸納人才,福田雷沃重工還加快內部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建立領導力、專業力、國際化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中心。2011年新成立了山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與山東理工大學等國內院校建立戰略合作,搭建了碩士、本專科、中專技校為一體的立體化教育平臺。
內外部人才的開發和培養為福田雷沃全球化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全方位的人力資源支持。福田雷沃重工人力資源總監張茂華說:“人才是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的力量源泉,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人才開發是福田雷沃重工未來全球化發展的戰略之舉。”
邁開大步子——金融創新
本著客戶至上的原則,福田雷沃重工在行業內率先提出了金融業務的產業化運營理念和企業、代理商利益共享的“廠商一體化”理念,幫助代理商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改進風險管控體系。
福田雷沃重工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國內蓬勃發展的工程機械產業背景下,實體業務的競爭漸趨白熱化,并且價格戰也讓實體產品利潤率呈下降趨勢,而以金融業務為核心整合產業價值鏈其他環節,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實現商業模式的轉變,正在成為工程機械業務實體競爭之外的另一重要戰場。
以金融服務為代表的工程機械營銷新模式對行業的影響越來越大,近幾年來工程機械金融業務得到迅速發展,目前國內行業知名企業都已涉足金融業務,并紛紛成立自有金融業務平臺,擴大金融業務規模,福田雷沃重工也不例外。
工程機械金融業務是基于工程機械產品以信用銷售為主導的業務模式下,由廠家、銀行、租賃公司、代理商(經銷商)、客戶共同參與的在產品流通、購買環節中融通資金的金融活動,包括流通環節為經銷商提供經營資金支持的存貨融資,以及在購買環節為客戶提供信貸資金支持的銀行按揭、融資租賃、分期付款等設備融資,在解決終端用戶購買力不足問題的同時有效控制信用風險。
2005年底,福田雷沃重工開始進入工程機械金融業務領域,為客戶、代理商提供金融服務,通過學習標桿與管理創新,金融業務歷經業務導入、業務推進兩個發展階段,初步搭建了多元化金融業務平臺,形成了按揭、租賃業務均衡發展的格局。不過在其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如無法提供靈活豐富的金融產品,風險管控體系不完善等。經過研究,隨著機械裝備制造企業實體產品競爭的加劇,行業內企業紛紛成立自有融資租賃公司、資產管理公司、擔保公司,搭建自有金融業務平臺,提供更加專業的金融服務,并以金融業務為核心進行產業全價值鏈運營的商業模式創新,實現機械裝備制造產業升級。
為此,該公司在2010年10月份進行了金融業務組織體系升級,成立了匯銀擔保公司和匯銀租賃公司,搭建了全新的金融業務平臺,不僅可以為福田雷沃重工的客戶及代理商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更重要的是可以此為核心實現產業全價值鏈運營的商業模式創新,為成為世界一流的機械裝備制造企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尤其在促進工程機械業務的快速發展方面,兩者結合越來越顯得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作為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匯銀擔保公司和匯銀租賃公司本著專業人做專業事原則,極為重視團隊建設,公司員工全部擁有國家重點大學本科以上學歷,采取外部高端人才引進與內部培養相結合的方式,迅速搭建起了一支超過百人的專業人才隊伍。
同時,為了能夠給代理商和終端用戶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福田雷沃重工高度重視金融資源的開發和維護工作,與銀行、保險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眾多金融機構深入開展廣泛的合作,目前已開發了二十余家全國性及地方性銀行資源、三家保險資源,并與四家融資租賃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形成了覆蓋公司營銷網絡的金融資源網絡體系。如針對代理商推出保兌倉業務,滿足流通環節的資金需求;針對終端用戶推出銀行按揭、融資租賃業務,滿足終端用戶融資需求;針對特殊用戶需求推出“一對一”解決方案,滿足北方冬季地區和法人客戶的特殊需求。
福田雷沃重工還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和建設低碳循環經濟的號召,推出以舊換新金融產品,承擔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這些金融服務業務的推出,既提高了用戶對福田雷沃重工企業的認可度,也滿足了代理商和終端用戶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提升了實體產品競爭力;并滿足了代理商和終端用戶高效、專業、多元化的金融業務需求。
通過金融業務組織與流程再造工程,尤其是搭建全新金融業務體系,福田雷沃重工金融業務逐漸走向了良性發展的軌道,對工程機械實體業務支持作用也越來越明顯。福田雷沃重工金融業務滲透率(金融業務與實體業務占比)由2008年的50%提高到2010年90%,回款率也由2008年的50%提高到2010年的92%,用戶逾期率下降了35個百分點,各項指標均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到2015年匯銀擔保公司和匯銀租賃公司將具備為全球數一數二的機械裝備制造運營商提供金融服務的能力,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實現金融業務產業化經營,金融資產規模將達到800億元,業務收入20億元。”福田雷沃重工副總經理、匯銀擔保公司總經理王恩民告訴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除在工程機械業務大力度開展金融服務業務外,福田雷沃重工還在國內首開農機融資租賃先河。將金融服務創造性運用到了農業裝備業務領域,有效促進了大型農機具的推廣。
長期以來,從銀行直接貸款、幾家農機戶合伙出錢或者直接從親戚朋友處借錢,是農機戶購買大型農機籌款的主要渠道。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惠農政策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民購機資金壓力,但由于大型農機具單臺價值量高,一下子拿出數萬甚至十幾萬的款項對于農民來說仍然不是小數目,銀行往往因為風險控制問題使貸款門檻較高;而合伙或者借錢購買也比較麻煩。因此,籌資壓力仍然對大農機走進尋常百姓家形成一定的制約,而雷沃“租賃通”金融業務的面世則成功打破了這一瓶頸。
據雷沃農業裝備業務新疆銷售分公司常務副經理潘桂曉介紹,雷沃“租賃通”金融產品的推出,旨在為用戶解決購買雷沃大型農機資金不足的問題。該金融產品的主要優勢在于:首付低、期限長、還款方式靈活。購機用戶在支付全車款的20%~30%后,可以通過福田雷沃重工的融資租賃公司以遠低于市場融資成本的利率對剩余車款進行籌款,將產品開回家使用,然后通過農機作業賺錢進行還款。另外,季度還息、年度還本的靈活還款方式,是雷沃“租賃通”業務根據農業生產實際情況而實施的“特殊”政策,該政策充分考慮了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機手資金流動快、回收集中的特點,讓其在作業旺季資金流動大的情況下以較低的額度還息,在全年作業完畢資金回收的時候還本,這樣一來就充分緩解了農機手的資金壓力。
記者了解到,多贏模式的雷沃“租賃通”金融業務不僅能讓廣大農機用戶花小錢辦大事,降低了投資門檻;而且對于企業來說,資金周轉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這樣一來企業也有了充足的精力和財力投入到產品研發上,使優質的產品與系統的服務得以不斷推出和完善。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