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邯鄲學步
賀東東一度每天的工作就是面試人,但是,經常就變成了他“被面試”。
“對方會問很多問題,問得很詳細——你的戰略,你的品牌策略,你想怎么做。”賀東東說,“他覺得你還可行,戰略還清晰,認為能過他的關,他才考慮是不是要加入三一。我一直開玩笑說是‘被面試’。”
就像飛機起跑時那樣,剛開始很難,應聘者一直在觀察三一。“包括我們廠房建的過程當中,幾乎所有的應聘者事先都會跑過來轉一圈。他實地考察,要看你的表現,這是第一點。第二點,他們會做很多的研究工作,搜集我們的背景,了解我們的客戶。一直到他確信三一在這里實實在在地投資了,速度就快了。”
“前面招的人你要善待,有示范作用,后面的人會有很多的渠道來問。”賀東東說。
三一德國公司市場總監林肯巴克(Christiane Linkenback)女士是2010年12月加入的,此前她在德國建筑機械領域有十年工作經驗。她告訴財新記者記者,她是看到報紙上登的招聘廣告前來應聘的,在面試時也同樣問了很多問題。而第一次面試完,她就決定到三一來工作。
林肯巴克向財新記者記者回憶,面試完她就在想,三一準備創造600個就業機會,而她當時工作的那個公司正準備解雇600個人。
為了讓外籍員工更好了解三一的企業文化,了解中國文化,三一會安排所有入職的高管,以及關鍵員工進行一次中國之旅,帶他們到公司總部去參觀。“通過中國之旅,我想我們能夠獲得員工一個基本的尊重。”賀東東說。
林肯巴克女士對她的中國之行記憶猶新,印象最深的是到三一總部參觀時,發現有100輛機械裝備車停在外面——三一每個月售出1200輛。在德國的一個制造大公司,外面通常只停一輛這樣的車。
林肯巴克對中德在工作流程上的文化差異并不以為然,從她個人角度,她覺得較難適應的是中國人的“隨意性”(Spontaneous)。就在我們見面的那個周五的前一天,下班前,她忽然接到賀東東的一個指示,讓她準備一些橫幅、標語,以及巨幅幕布,供下周一的中秋節使用。“如果他能提前一個星期告訴我,我會從容很多。”林肯巴克說,而且購買材料的費用也可以低一些。
不過,至少到目前為止,林肯巴克對自己的新工作還感到滿意,因為三一給了她足夠的自主權。她認為,三一德國用本地的供應商,廠房由德國企業建造,打破了德國人對中國人的固有偏見,比如中國人愛買便宜貨。她說,很多德國工程師試了三一德國產的樣車后都覺得很好,目前已有來自意大利的訂單。
中國企業在德國投資,從原來以貿易為主,到現在以三一為代表的建廠生產。賀東東認為,這是中國產業升級的需要。其實中國早就是個制造大國,缺的只是品牌,而這正是附加值所在。“其實我真正重要的不是這個廠房,而是三一的品牌。我在這里銷三一的產品給德國的客戶,其實是支撐品牌策略的一部分。”在賀東東看來,中國制造真正的出路就是大膽地發展自主品牌,而不是一味靠暫時的成本優勢做貼牌。
三一德國起步良好,但賀東東保持一貫的謹慎。他說,現在全球比較成功的制造業者,德國算一個,中國也算一個,“但是就像兩個流派,一個是少林拳,一個是武當派;一個是內家拳,一個是外家拳。打一個比方,這兩種拳法入門都不一樣,如果能把它融合得好,就會天下無敵;融合得不好就會邯鄲學步,四不像。這也有可能。”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