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黃群的辦公室,感覺來到了塔式起重機的世界:辦公桌上,三臺塔式起重機模型相映成趣,不遠處還矗立著一座約2米高的塔機模型。
“這是我的目標,做世界級塔機制造企業?!秉S群指著一臺世界著名塔機公司的塔機模型說到。
黃群,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公司總經理。這位外表溫和的女將,自2006年開始掛帥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分公司。憑借雄厚的產品開發制造能力與信譽卓著的品牌實力,近年來,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分公司以驚人的速度發展,過去三年年均增長率達100%,去年年產值超過30億元。其中,塔式起重機械作為建筑起重機械分公司的主營業務,在國內塔機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生產從63tm到5200tm的錘頭式、動臂式、平臂式三大系列四十多個型號產品,也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即時提供各種產品設計及解決方案的塔機公司。
“我們不是在國內爭地位,要在國際上爭地位。我們將積極尋求與國際高端技術合作,進一步掌握國際標準的話語權。”黃群對說。
今年上半年,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公司完成30億元的銷售任務,這相當于去年全年的任務。同時,隨著今年6月中聯重科與德國JOST起重機有限公司簽署技術轉讓協議,買斷國際社會公認的塔機高端專家德國JOST平頭塔系列產品的全套技術,中聯塔機獲得了進入歐美等國際高端市場的準入證。
我國塔機由仿制開始起步。1956年,中聯重科的前身長沙建機院設計完成了我國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QTZ160塔機。強有力的研發技術使長沙建機院扶持起中國80%以上的塔機企業走上發展之路。
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塔式起重機隨著全國范圍建筑任務的增加而進入興盛時期,年產量連年猛增,而且有部分產品出口。有資料表明,目前全國有300多個生產廠家,取得生產許可證的有241家;年產量9000臺左右,產值超億元、利稅超千萬的企業已達十多家。
正當全國塔式起重機行業進入興盛時期,2006年6月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分公司作為中聯重科下屬分公司,正式掛牌成立,主要從事塔式起重機、施工升降機系列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和銷售服務,塔式起重機械是建筑起重機械分公司的主營業務。
“在起步階段的時候,我們并不被大家看好。因為當時從事塔式起重機生產的廠家特別多,幾百家廠家各自為戰。而且從銷售額、毛利等來看,塔式起重機也無法跟混凝土機械相比。”黃群表示。
不過,正因為提前數年重點布局,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分公司目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品牌優勢,在國內塔機市場多年占有率第一,是全球唯一的產能超過10000臺的塔機生產商。公司擁有中聯重科常德灌溪工業園、長沙麓谷工業園、江蘇江陰生產基地、廣州生產基地、上海升降機生產基地、西安生產基地等七大生產基地。
其中,常德灌溪工業園投資5億元、占地30萬余平方米,生產設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投入了預處理線、后處理線、長達5000米的自動呼叫懸掛鏈涂裝系統、松下焊接機器人生產線、數控水下等離子下料機、精密鏜床等大批高精尖設備,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塔機制造生產基地。
“得益于我國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速推進,當前塔機銷售呈爆發式增長,我們過去三年的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00%?!秉S群說。
據了解,塔式起重機因客戶分散,投資回收期長的行業特點,徐工、柳工等工程機械制造巨頭均未深涉其中。但隨著城市化進度加快,房地產投資以年均20.7%的速度增長,塔機市場迎來高速增長期。有資料表明,中國城市化率目前僅為40.7%,要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需要25年,中國房地產投資預計將以年均20.7%的速度增長,這將為建筑起重機行業的發展提供長期穩定的動力。
有媒體稱,“中聯塔機”的發展史就是中國塔機的發展史。的確,中聯重科前身長沙建機院是我國建筑機械的管理歸口單位,一直專注于塔機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創造了中國的眾多第一,奠定了我國建筑機械行業的技術根基。
建筑起重機械公司成立后,繼承了建機院的衣缽,聚集了優秀的塔機專家,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塔機專家就有5人,曾多次組織并承擔國家攻關課題,主持編寫行業標準。建筑起重機械公司還是目前國內最權威的塔機技術中心,擁有國內最大的塔機機構實驗室、電氣實驗室和亞洲噸位最大的電液伺服疲勞試驗臺,多次組織并承擔國家攻關課題,是中國工程機械協會8個專業分會會長及秘書長單位。在全球塔機行業中,中聯重科有著最豐富的產品型譜、強大的制造能力,擁有多項高端自主知識產權,在設計上更有優于歐洲高端生產商的靈活性,可根據不同的工況需求,提供不同的設計。
1956年中聯設計完成中國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QTZ160塔機;1996年中聯重科開發出全國首創的全變頻無級調速塔機,這是中國塔機第一次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2008年中聯重科成功開發出當時國內最大噸位動臂塔機TCR6055-32,改寫了我國大型動臂塔式起重機依靠進口的歷史?熏同年推出D1100-63超大型平臂塔機,主要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2009年中聯重科又成功設計出特大型動臂式塔機DR1250-63,完成D3200-160超大型塔機的技術儲備;2010年中聯重科成功研制出全球最大噸位的水平臂上回轉自升式塔式起重機D5200-240,徹底改寫了我國工程用超大噸位塔機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而且成本要比歐洲高端塔機生產商生產的同類型產品低30%至50%。
在研制研制全球最大噸位的水平臂上回轉自升式塔式起重機D5200-240過程中,中聯不可復制的研發力得到淋漓的展現?!瓣P鍵時刻,我們的快速反應能力、團隊精神得到了集中體現。在總部領導的協調下,陣容強大的D5200-240項目組第一時間成立。以建筑起重機械公司為主,各兄弟單位在所擅長的領域對項目予以支持?!秉S群說。
據介紹,在建筑起重機械公司會議室外,有一塊黑板,平時討論問題時大家都可以在上面發表意見。在這場“黑板辯論”中,一個個創造性思維、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漸清晰起來,并成為最佳方案。
“與世界塔機行業頂尖企業相比,我們在技術尤其是高端核心技術上確實還存在差距?!睉驯А笆澜缂壦C制造企業”的夢想,黃群坦言目前中聯塔機的市場主要還是在南亞和中東等中低端市場,在歐美等高端市場占的份額還很少;真正要做世界級塔機制造企業,就必須打入這個歐美高端市場,雖然他們的份額并不大,卻是標桿事業。
2010年,中聯重科成功研制出全球最大噸位的水平臂上回轉自升式塔式起重機D5200-240。今年8月,在D5200誕生不到一年,就完成了最大吊重的試驗考核。這標志著我國橋梁大噸位結構、超高度吊裝工程長期依賴進口塔機的局面被徹底改寫。
今年5月,中聯重科作為中國塔機行業的唯一代表,參加了在倫敦舉行的第一屆國際塔式起重機行業論壇峰會,中聯建筑起重機械分公司總經理黃群在會上發表了題為《中聯重科,讓世界聚焦中國》的主題演講。演講圍繞“全球塔機概況”、“展示今日中國塔機”和“展望未來中國塔機”三個方面,向全球同行傳達了中國由建機大國向建機強國邁進的信心和能力。
今年6月,中聯重科與德國JOST起重機有限公司在德國法蘭克福簽署技術轉讓協議,買斷國際社會公認的塔機高端專家德國JOST平頭塔系列產品的全套技術。這意味著中聯塔機不僅將擁有世界最先進的塔機設計技術,同時獲得進入歐美等國際高端市場的準入證。
與世界塔機行業頂尖企業相比,中聯塔機在技術上、尤其是高端核心技術上確實還存在差距。整合JOST,他們看重的是先進的技術,也看重其良好的國際市場口碑,這將為中聯重科塔機的國際化擴展及未來市場的需求帶來領先優勢。
無疑,通過與國際高端技術合作,可以迅速縮小與國際高端企業的差距。其實,自2001年以來,中聯重科就陸續收購了英國保路捷、意大利CIFA等9家企業。這一系列動作都是中聯重科產業主體和產業鏈的“裂變”和“聚變”的精彩演繹。特別是收購意大利CIFA,使中聯重科成為全球混凝土機械最大的制造基地,并成功跨入混凝土機械行業世界第一陣營。
“目前我們在國內的布局已經完全,海外的布局從今年已經開始。合作,不局限在哪里,但我相信將來一定會有,只是時間的問題。”黃群說。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員工加入中聯建筑起重機分公司的隊伍,中聯塔機將邁向國際一流的塔機品牌?!笆澜缂壦C制造企業”的夢想將照進現實。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