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俞刮俞猛的外資并購風潮引起了中國政府高層的高度重視。今年六月份,曾培炎副總理在西安召開的振興裝備制造業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裝備制造業是基礎性、戰略性產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直接決定了國民經濟其它行業的現代化水平,肩負著強國之夢。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務院振興東北辦主任張國寶日前則表示,在處理國有裝備制造業企業改革轉制問題時,要注重培育和保護我國多年來形成的重大技術裝備自主研發制造體系。防止將承擔國家重大技術裝備任務、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簡單地一賣了之。
而在一些人的頭腦里,是不是有這樣一種邏輯?國有企業要改制,改制需要國有資本退出,國有企業收購國有企業沒有意義;民營企業不可靠,同時也不能體現政績;外資就成了唯一的選擇!而徐工被賣給凱雷,是不是這種危險邏輯的一個范本?
資料顯示:徐工集團始建于1989年,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首家百億元大集團,2003年營業收入超過154億元。2004年,工業總產值占徐州市經濟總量的49.5%,是徐州惟一一家營業收入過百億的企業。2005年,全年營業收入實現173億元。對于這樣一家重點行業的龍頭企業,難道對其改制的唯一出路就是將其賣掉?
根據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國有企業的首要任務不是簡單的國有資本退出和市場化,更重要的應該是完成民族產業的整合和戰略布局,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否則,產業都由外資控制,中國的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和產業安全都會面臨極大風險,客觀上造成民族產業的削弱,甚至消亡!
相信大家還記得不久前中海油和聯想赴美收購的事情,前者揮淚折戟,后者羈絆重重,美國國內部分勢力打著“國家安全”的旗號為我正常的商業行為設置障礙。在筆者眼中,徐工之于中國裝備制造業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尤尼科之于美國石油工業和IBM的PC部門之于美國信息產業的重要性。退一步講,即使賣掉徐工,我們難道只用50%的底線保證它不被控制?恐怕51%的絕對控股仍不嫌多吧!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