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產品而言,中聯重科在海外早已是“老牌”、“名牌”。
其在海外市場的建樹有多項零的突破:混凝土機械品質獲得俄羅斯政府及相關企業認可;成套設備參與非洲最大斜拉橋建設;52米長臂架泵車首次進駐沙特,并簽定起重機出口沙特最大單;30臺泵車出口日本,實現中國零的突破;銷售服務網點覆蓋巴西全境……
就資本而言,中聯重科也不是一個新來者。
2008年,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契機,中聯收購全球領先企業——世界三大混凝土機械巨頭之一的CIFA公司獲得國際最先進的關鍵技術,快速提升了研發能力,從而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混凝土機械制造企業。
但是,中聯重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想得更多。
試水香港市場IPO之后,中聯重科的世界地圖上有一個更為宏遠的計劃:希望實現全球重要市場的多地上市:紐約、倫敦……產品開辟到哪里,也把融資渠道也拓展到哪里。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認為,中國的工程機械行業要保持高增長,必須面向全球。收購CIFA是中聯在國際化道路上邁出的第一步。他認為,當前全球的全球工程機械產業時代呈現多極化、多元化和多彩化的格局。他說,全球工程機械產業之間從沒有像當前這樣緊密聯系,全球行業之間資本、技術、管理,各種資源流動、配置,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歐洲的一項技術創新,很快就能進入新興市場,從而改變行業的格局;同樣的,在新興市場的一次資本并購,也會對全球行業產生重要影響。工程機械行業在參與、推進、加速全球化的過程中,進入了一個多極、多元、多彩的產業生態。因此,在這個過程中,資本必須與產品緊密牽手,才能讓新技術、新產品推陳出新;新理念、新思維脫穎而出。他認為,競爭者可以在此求同存異,客戶們可以各取所需。
兼并,對中聯重科來說,并不僅僅帶來規模效應,而是帶來了更多蓬勃向上的內應力:創新。最近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的80米碳纖維臂架泵車,便是中聯重科融合CIFA歐洲前沿技術之后所自主研發的最新產品。該產品的問世標志著中聯重科已牢牢掌握了世界最尖端的混凝土泵車臂架技術,引領世界混凝土泵車行業的發展。
據中聯重科副總裁陳曉非介紹,“目前,中聯重科平均每天就有一項新產品誕生,每年新產品對銷售收入的貢獻率超過50%。19年的發展,我們不僅在中國市場占有絕對優勢,而且引領著國內行業與國際巨頭抗衡”。
10月31日,中聯重科發布業績報告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計實現凈利潤約60億元,同比增長約91%;從單季度數據上看,第三季度預計實現凈利潤約13.34億元,增長約45%。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