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很小的展臺上,幾款型號相同的機械部件并排而立,只不過彼此的新舊程度不同,最右邊的可以明顯發現磨損破裂的痕跡,而最左邊的則是完好無損。其實,這是卡特彼勒在展示其神奇的“再制造”技術。
神奇的“再制造”技術
對于許多非業內人士,經常會誤認為所謂的“再制造”技術只是給翻修加上了一個唬人的“噱頭”,并沒有什么大不了,但事實上,這兩者之間有著天壤之別:“再制造”技術能夠將一款接近報廢的零部件重新打造成一款“全新”的部件。所謂“全新”是指,無論各項性能、技術指標、甚至是使用壽命,經過“再制造”的產品都與真正的新產品幾乎沒有任何差別,這是任何普通翻修都無法做到的。
“再制造”要經歷一套非常復雜的流程,在最初的產品設計階段就要考慮到將來回收的問題,對零部件進行一些特殊處理;在回收環節,首先部件在入廠檢驗之后會被拆解成最小的零件個體,接著進入多輪清洗環節,以洗去油漆、油污和腐蝕;清洗完之后零件會被再次檢驗,之后送至修復區按同類新件規范進行修復;最后,經檢驗完全合格的零部件被重新用于組裝成一個再制造產品。和普通翻修不同的是,這個煥然一新的產品會生成一個和原來完全不同的產品標識號和產品序列號。
再制造技術的好處顯而易見,讓原有部件“重生”意味著大大節約了制造成本,使用卡特彼勒的“再制造”技術復原的新品可以比完全生產一款新產品節約70%的原料,60%的能源消耗和50%的制造成本,并且它幾乎不產生固體廢物,還能將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
早在30多年前,卡特彼勒就已經開始“再制造”技術的研發工作。10年前,隨著環保理念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普及,卡特彼勒重新審視了自身的“再制造”業務,并將其列為公司的核心業務,加大力度推廣。
2004年短短一年時間里,卡特彼勒就完成了對應該Wealdstone工程公司等三家從事再制造相關業務公司的收購;2006年,卡特彼勒收購了北美最大的鐵路設備再制造企業Progress Rail;2007年,憑借對FPP和IFS公司部分資產收購,卡特彼勒成為北美領先的柴油發動機再制造商。
伴隨著這些收購,卡特彼勒“再制造”技術的應用范圍也不斷擴大,10年來,“再制造”業務收入增長了4倍。如今,卡特彼勒在全球8個國家擁有19家工廠,4000名員工從事“再制造”業務。僅2010年,卡特彼勒就循環利用1.3億磅的報廢鋼材,20萬磅紙板以及340萬磅木質材料,回收并制造200萬件的“再制造”產品。
在許多國人的認知里,讓產品自然報廢,而后消費者來購買新的產品,這樣會帶來更高的利潤,何苦還要花如此多的心思來搞“再制造”呢?
“其實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邏輯,卡特彼勒的價值觀是堅持產品的持久和耐用,"再制造"技術正是基于這樣的價值理念才產生的。”利星行機械集團CEO傅耀生說,利星行機械是卡特彼勒在國內最大的分銷商。
“再制造”競爭力
當然,“再制造”帶來的除了環境效益之外,更造就了卡特彼勒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力。
從純技術角度上講,“再制造”的技術門檻很高,復雜的清洗和修復都需要非常專業的設備,這本身就是一筆不小的投資,另外,零部件的修復就如同一臺精密的醫學手術,卡特彼勒已經將其中不同缺陷和磨損的修復及加工流程和技術申請了專利。、
卡特彼勒的“再制造”技術也使業內的競爭對手們眼紅不已,他們也紛紛推出了類似的產品,但在技術上目前還遠遠無法與卡特彼勒相比。據了解,一般的再制造企業只能從舊件中利用40%的原材料,而卡特彼勒可以再利用舊件中60%—70%的零件。
在技術之外,“再制造”業務也對整個企業的供應鏈體系也有著相當高的要求?!霸僦圃臁睒I務之所以能夠長久推行下去,是因為它的確能夠給卡特彼勒帶來商業上的正向收益,但是要實現這一點卻并不容易。單個部件的再制造等同于定制,并不能實現盈利,只有在足夠規模的產品回收量之下,才能真正降低成本。
對于卡特彼勒來說,其產品遍布世界各地,回收起來并非易事,此時,就要依靠強大的分銷和物流系統給予堅實的支撐??ㄌ乇死障騺硪蚱渑c經銷商之間的良好關系而聞名。在“再制造”產業鏈當中,只有能夠帶動起分銷商,這樣的商業模式才有可能繼續下去??ㄌ乇死找揽开毩⒌姆咒N商建立起回收點和再制造支持中心,把“再制造”零部件的一部分利益讓給經銷商,從而更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霸僦圃臁奔夹g依靠的售后服務本身已經成為經銷商重要的利潤來源。
“"再制造"業務的確也讓我們這些合作伙伴得到了好處?!?傅耀生向記者證實。事實上,對于卡特彼勒來說,“再制造”技術已經成為其鞏固與分銷商關系的一種堅實紐帶。
另外,對于消費者來說,通過卡特彼勒的“再制造”技術,產品的使用壽命大大延長。過硬的產品實際上也是在幫助卡特彼勒提高用戶黏性。產品價格高昂一直是卡特彼勒的軟肋,“卡特彼勒的產品平均大概能高出同類產品大約30%?!币晃粯I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但是卡特彼勒憑借其優秀的產品性能和耐用性,加上再制造技術為產品帶來的生命周期的延長,依舊獲得了許多消費者的青睞。“將時間線拉長,雖然短期的投入較大,但是長期來看,使用卡特彼勒產品最終能夠幫助用戶降低成本?!痹摌I內人士表示。
最后,每年高達200萬件“再制造”產品的回收制造也對卡特彼勒的后臺管理系統提出了巨大的考驗,這些都是隱藏在卡特彼勒“再制造”技術背后看不見的核心競爭力
卡特彼勒公司有一句話“"再制造"是會自我推銷的”。在卡特彼勒看來,當客戶知道了再制造的好處,看到“再制造”產品帶給他們價值,就會很快接受并使用更多的再制造產品。事實也證實了“再制造的”的這種自我推銷能力。過去,卡特彼勒80%左右的“再制造”銷售是在北美,如今,這個比例已經降到了60%,越來越多的海外市場開始認可卡特彼勒的再制造技術。
“社會在推動我們發展,我們也在推動社會進步。我們總有機會做得更好,做得更多。”卡特彼勒董事長Doug Oberhelman這樣闡述公司的CSR理念?!霸僦圃臁奔夹g的產生與卡特彼勒整個公司倡導的“持久、耐用”的理念是緊密結合的,而它所帶來的是客戶、環境以及公司的一種“三贏”局面。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