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10點。聯結“人間天堂”蘇州與“中國近代第一城”南通的蘇通大橋,提前實現全線貫通。世界跨徑最大的斜拉橋合龍了。
沸騰的人群中,作為這一舉世矚目工程的建設者,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蘇通大橋項目部總經理劉先鵬激動得用自己沙啞的聲音,向記者暢談了對中國制造的信心。
劉先鵬是以三一混凝土拖泵為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的。
蘇通大橋地理位置特殊,地質、氣候、水文條件十分復雜,工程建設中要解決主橋結構體系、抗風性能、抗震性能等“十大關鍵技術”,是一項龐大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特別是兩個主橋墩高達306米,這在世界橋梁史上是史無前例的。而劉先鵬負責建造的,最重要的就是這兩個主橋墩!
“建這么大的橋,除了技術,拼的就是設備”,劉先鵬說,橋塔施工離不開混凝土泵,但有一臺混凝土備用泵被廠家送到工地,幾個月后,橋塔已經巍峨聳立在江面上,一次作用都沒發揮過的泵又被廠家高高興興地拉走了。“這臺備用泵之所以沒有使用,就是因為廠家的主打泵性能穩定,這個產品就是中國企業三一重工的驕傲!”劉先鵬樹起大拇指說。
橋塔施工分68個節段,每個節段約4.5米高,期間,設備必須把黏稠度很高的混凝土一節一節往上送,直到最高300多米,澆注一個節段需要七到八個小時,一旦出現故障,質量就會出現不可挽回的缺陷。因此,必須保證有兩臺完好的設備,一臺工作,一臺備用。原來,采用進口設備已在該公司的計劃之中,但劉先鵬不甘心,外國產品雖好,也從沒有泵送300米高塔、50號混凝土的成功先例,中國現在也有不錯的產品,何不讓咱們自己也試試?于是,他們“擅自”決定采購兩臺設備,一臺國產設備和一臺進口設備。
這臺國產設備就是三一的混凝土泵。
劉先鵬告訴記者:“三一重工深知蘇通大橋在質量上的追求,除了這臺已購買的泵,他們還準備了一臺備用泵。”
為拿下主橋墩的泵送任務,三一重工為蘇通大橋量身訂做了2臺型號為90CH2122D超高壓泵。2005年10月,這兩臺超高壓泵進入主橋墩施工工地,與那臺進口拖泵同臺競技。
在蘇通大橋的建設過程中,三一超高壓泵采用兩臺柴油機分別驅動兩套泵組,應用雙動力功率合流技術,由兩套泵組同時工作,當一組出故障時可切斷該組,另一組仍維持50%的排量繼續工作,避免施工過程中斷造成損失。這種設計,使得兩套泵組既可同時工作,也可單獨作業,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確保了設備的可靠性。
三一超高壓拖泵的表現,事實上的確讓劉先鵬興奮不已。2006年9月,三一超高壓泵將C50高強度鋼纖維混凝土泵送至306米的高度,創下了世界橋梁史上主橋墩泵送高度第一的紀錄。劉先鵬自豪地告訴記者:“在實際施工中,花260多萬買來的進口設備常出故障,價格低得多的三一設備毛病不多,而且越來越少,而那臺備用泵也就根本沒派上過用場。”
與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一樣,蘇通大橋其他施工單位對三一所代表的國產混凝土機械品牌也給予了充分的信心支持,紛紛采用三一設備。從2003年開始,三一重工先后有30多臺混凝土泵送設備參與蘇通大橋的建設,占這一工程混凝土泵送設備的80%。
蘇通大橋的建成,是中國從橋梁大國向橋梁強國跨越的重要一步。面對奔流不息的長江水,作為蘇通大橋建設大軍一員的劉先鵬深情地凝視著不遠處的大橋,慨嘆道:“走向世界強國太需要機械設備行業的現代化作支撐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