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我希望能把一些科研專項放到企業來做,集中性地攻克一些技術難題。”十七大代表、柳工集團董事長王曉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制造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王曉華說,我國是制造業大國,但還不是制造業強國。其中,基礎材料研發是制約我國制造業發展壯大的一塊“短板”,在工程機械制造業,這個問題尤其突出。比如,高質量的變量液壓泵、馬達和閥等基本上依賴進口,不但價格昂貴,而且供貨不能保證,其他高端的傳動件、發動機等也存在類似問題。“直接的后果就是企業做得很累,贏利的空間卻非常有限。”王曉華顯得有些無奈。
據了解,在材料研究方面,國家現在也有一些攻關項目,但存在著分散化和與市場對接不好等問題,效果并不理想。“這方面的資金能不能直接投到企業,作為一個企業專項來做。”王曉華認為,讓企業牽頭承擔此類攻關項目,有利于基礎材料研發的新突破,使我國的制造業水平有大提升。
“這也是制造業自主創新必須解決的一個難題。”王曉華說,“自主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保持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我們發展到現在,那些尖端的、關鍵性的技術只有依靠自己,單靠合資來取得技術的路子已經行不通了。”說到這里,王曉華加重了語氣。現在很多國外公司也明白,中國企業短缺的是技術。合作中他們要么獨資、要么控股,“比如有跨國公司主動要和我們合作,但條件是收購柳工,柳工產品不能打柳工品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