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辦的“2008商用汽車發展交流研討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企業家、專家學者縱論商用汽車發展趨勢,星馬集團公司董事長劉漢如應邀并做了“我國專用汽車及專用汽車底盤發展的現狀和趨勢”的精彩演講,以下是演講全文:
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汽車工業作為國家支柱產業獲得了迅猛發展。專用汽車作為汽車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也獲得了快速發展,一方面隨著產業政策逐步落實和行業標準法規政策不斷完善,從政策標準法規上規范生產、提高技術水平及產品質量;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高速鐵路建設、公路建設及道路運輸業的快速發展,為我國專用汽車提供了大量的市場需求,專用汽車的產品品種日趨豐富、合理,產品質量、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年產量大幅提高,并且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深入發展、各項政策法規的更加完善、現存問題的逐步解決和海外市場的巨大需求,我國的專用汽車產業必將迎來另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
一、我國專用汽車的發展現狀
我國專用汽車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早期主要側重于應用,雖然應用較早,但全面發展始于20世紀80年代,比發達國家晚了近30年。經過20余年的發展,我國專用汽車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專用汽車發展迅速,據資料統計,1999年全國專用汽車生產廠家546家,2005年專用汽車企業數628家,2006年已經增加到800家;生產能力也有了長足的發展,1999年產量為17.42萬輛,2004年為35萬輛,2005年為50萬輛,2006年已接近60萬輛,2007更是達到了70萬輛。目前,我國專用汽車產量占載貨車總量的40%左右,有接近5000個產品品種,已經成為我國汽車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十一五”期間,我國專用汽車產品將達到6000個品種,年產量90萬輛,占當年載貨車產量的65%。
另外,我國專用汽車產品與國外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專用汽車產品相比已基本接近,雖然在一些方面和國外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同類產品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總體上我國專用汽車行業在國際專用汽車行業中已占有重要地位,已經基本具備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企業結構也不斷優化,部分行業出現了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企業,產品品種、檔次、工藝裝備、自主研發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已經基本實現從進口向出口的轉變。“十五”期間,專用車企業大多進行了企業結構調整,很多中小企業通過改制、兼并、重組等方式基本實現了企業性質的轉變。大多數專用車企業擁有完備的產品研發體系,少部分產品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二、專用汽車發展遇到的主要問題
不可諱言,我國的專用汽車發展仍然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我國專用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
首先,研發能力不強,產品質量不高、同質化現象嚴重。我國目前除自卸車、掛車、廂式貨車等專用車批量較大外,其它技術含量較高的專用車大多是小批量多品種,開發新產品及技術改造投入大,見效慢,收效小,加上大多數企業缺乏資金,不愿做長期投資,采用簡易的工藝裝備,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致使產品質量難以有較大的提高;資金缺乏、技術投入不足,更容易走上仿造之路,大多數企業都是仿造國外車型,然后再相互模仿,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
其次,專用底盤缺乏。目前國內基本上沒有一家專業生產專用汽車底盤的企業,國內800多家專用車生產廠家生產的各類專用汽車中,大多數是在普通載貨車底盤的基礎上改裝而成,而在這些企業中又大多數為外購底盤進行改裝生產的中小企業,機械化程度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與國外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這一現狀極大地制約了我國專用汽車的發展。
第三,產品結構不合理。目前,我國專用車的市場份額占全部載貨車的40%,與發達國家專用車70%以上的市場份額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目前國外載貨類專用車中,輕、中、重型比例為3:4:3,而我國目前僅為3:5:2,中型專用車多而重型專用車少。產品結構的不合理與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的用戶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第四,行業集中度較低,專用汽車生產企業不“專”,專用汽車生產存在散、亂、差的現狀。我國大多數專用汽車生產企業存在散、亂、差的現狀,一個產品有幾十家甚至幾百家企業生產,以及一個企業又生產很多種產品;而國外發達國家,一個產品最多三、五家企業生產,一個企業最多只生產幾種產品,相比之下,我國專用汽車行業集中度較低,專用汽車生產企業不“專”。
第五,現有專用裝置的開發能力和制造水平對專用汽車限制較大。我國專用汽車專用裝置的關鍵件總體水平不高,如液壓件、泵類、閥類、控制儀表等現在還未達到較高的技術水平,仍需進口,制約了高水平專用汽車的開發生產。
最后,國內專用汽車內涵較低,與世界先進國家的技術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以美國為例,通常一個48(14m)、載荷量20t的二軸廂式半掛車,車輛自重在7t以下,換算成我國目前的13m長標準二軸廂式半掛車,自重約為6t;而我國目前通常13m二軸廂式半掛車的自重均在8t以上。如果二軸半掛車軸荷受同樣法規的限制,美國的廂式掛車在滿載時將比我國車輛多裝約2t左右的貨物,空載運輸時自重又輕2t,這對汽車列車的油耗、輪胎損耗都有較大的影響,其先進的運輸經濟性不言而喻。
三、專用汽車底盤的研制與推廣
專用車行業是依附在底盤制造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同時又有批量小、品種多、科技含量高的特點,與主機廠有著密切的聯系。但主機廠開發的專用車底盤能否滿足專用車日益多元化、專業化的需要,能否滿足用戶及市場需求,直接影響到主機廠底盤的市場銷售,因此主機廠對于專用車廠及用戶的要求應給予充分重視,要專門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專用車底盤。主機廠如何研制滿足用戶及市場需求的專用車底盤,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第一,與專用車廠家進行改裝方面的技術交流,了解上裝部分的專用性能要求、技術要求,開發滿足專用要求的底盤。
第二,充分了解專用車使用環境及工況,對某些部件進行相應改進,以適應特定的環境及工況。
第三,召集行業內有影響力的專用車企業及用戶進行技術交流,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及要求,開發或不斷改進專用車底盤。
第四,密切關注國外發達國家專用車的發展動向,結合國際、國內市場的需求趨勢,開發高技術、高附加值專用汽車底盤,填補國內空白并搶占國際市場。
一個好的專用車底盤如要打開市場,獲得比較高的市場占有率,除了以上提到的必須滿足用戶及市場的要求及專用性能等要求外,還要結合市場特點做好市場推廣工作,對專用車企業申報專用車整車產品公告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四、我國專用汽車的發展趨勢
隨著國民經濟繼續快速發展及我國經濟融入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同時隨著國家產業政策逐步落實和行業標準法規政策不斷完善,我國專用汽車市場還將得到更大發展,未來我國專用汽車的主流市場將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設、服務和高等級公路運輸、管理兩大板塊,專用汽車的發展將主要呈現以下幾大趨勢:
1、產品品種多樣化趨勢。從品種上講,發達國家如德國的專用汽車品種有6000多種;從批量上講,目前德國、日本、英國等國也是完全根據市場和用戶的需要而進行生產的,用戶要一兩臺車,企業就生產一兩臺。正是由于專用汽車服務的廣泛性和專業性,才形成了專用車多品種的特點。據有關統計,目前我國專用汽車已達228個種類、1553個品種。由于各行業的特點不同,對具體品種的需求量也不同。專用汽車市場可以出現多個熱點同時并存的局面,從而形成市場的多元化,為生產企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2、重型化、大功率、多軸化。從近年來的統計數據看,重型卡車的市場銷量2002年為24萬輛,發動機功率大多在280馬力以下,而到2007年則迅速增長到48萬輛,發動機功率大多在280馬力至350馬力,重卡尤其是重卡底盤的發展趨勢充分印證了專用車重型化、大功率發展的趨勢。道路條件的改善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為公路運輸的高速化、集裝箱化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為大噸位、大功率、多軸化專用汽車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專家預測,“十一五”期間,高速公路運輸車輛,如重型牽引車、廂式車、廂式半掛車、集裝箱運輸車、專用半掛車、保溫冷藏車等,將成為市場的主角。
3、輕量化。用新材料和新工藝對于減輕自重、提高運輸效率、推動和促進我國專用汽車技術進步、縮短與國外產品的差距,無疑具有重要意義。歐美專用車企業對鋁合金及不銹鋼材料的罐體、廂體的應用已有20多年歷史,日本企業也已經在專用車的上裝部分大量應用鋁合金等輕型材料,而輕型材料在我國專用汽車行業的應用才剛剛起步。這意味著,我國的專用汽車產品也將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只不過輕量化發展的速度會因為不同的國情而有所不同。
我國專用汽車之所以在輕量化方面與歐、美、日企業存在很大差距,一是因為我國專用汽車的消費水平目前還比較低;二是國內運輸企業為了節省運輸費用,千方百計地超載,而沒有意識到超載本身會大大增加車輛的燃油費用;三是我國某些地區治理超載的力度不夠。因此,推進我國專用汽車的輕量化,國家有關部門在加大管理、改革稅收的同時,還應該引導用戶去購買經濟性好的輕量化產品。
4、廂式化和城市專用汽車的輕型化趨勢。大力推廣廂式運輸已在“十五”計劃中提出,發展趨勢已被行業公認。尤其是隨著高速公路的發展,廂式半掛車、集裝廂半掛車已成為物流企業的主力車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藏集裝廂半掛車也會逐漸成為今后的發展方向。同時,世界商業巨頭紛紛進入中國市場,超市比比皆是,輕型廂式車需求量將越來越大,城市專用汽車的輕型化趨勢已經顯現。
5、高技術、高附加值發展趨勢。隨著國民經濟總量構成的變化,市場對專用汽車品種的需求格局將相應改變。普通自卸汽車需求量將會隨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逐漸減少,廂式車、半掛車以及用于城市配套服務車輛的需求量將大大增加。同時,市場競爭趨勢的加劇,產品成本的增加,勞動密集型產品以價格取勝的競爭優勢將被進一步弱化,以技術創新的替代性經濟增長將成為專用汽車行業新的經濟增長方式。此外,市場對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需求將大大增加,這種趨勢將提高專用車企業開發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積極性。機、電、氣、液、微電子一體化技術及GPS技術等在專用車上的應用能夠大大增強專用車產品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專家預測,今后一段時期內,高新技術的大量應用,加上我國專用汽車產品傳統的成本優勢會使國產專用汽車在出口方面上一個新臺階。
6、人性化、安全性和節能環保趨勢。專用汽車底盤的設計越來越人性化,一是充分考慮舒適性,為駕駛員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二是允許個性化設置性能參數。隨著社會的進步,技術水平的提高,汽車設計的安全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保證駕駛人員的安全成為設計人員重點考慮的問題,除停車、行車制動等基本安全措施外,通過配備功能齊全的監控系統,防側翻系統,以及采用電控、液壓、機械3套獨立制動系統,大大提高了整車的安全可靠性。同時,電子技術的發展與運用,使對車輛安全性研究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國際國內油價的不斷攀高、全國各地不斷出現的“油荒”和氣候變暖,使節能、環保成為整個社會關心的主題。國家也推出了一系統措施政策推動環境的改善,汽車的節能、環保也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對用戶來說,節油不僅從能源考慮,關系著他們切實的經濟利益。環保要求推動了動力技術的更新,電子燃燒噴射和共軌技術成為強制性規定。
7、合資合作、資產重組趨勢。從國際市場形勢來看,國外發達國家因受勞動力價格及經濟低迷狀況的制約,近年來制造業紛紛外移,給我國專用汽車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一定機遇。一方面,國內專用汽車靠其價格優勢在東南亞、中東、非洲、中亞及俄羅斯市場不斷增加市場份額,為國內專用汽車進入國際市場奠定了良好基礎;另一方面,國外專用汽車企業為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將會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在高端產品方面占據絕對優勢,通過合資合作,將會對促進我國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8、區域化的產業集中趨勢。國家鼓勵優勢企業強強聯合,形成有較強綜合競爭力的規模企業發展政策,這一政策將推動行業優勢資源的重新配置,有實力的企業將進一步整合行業產品結構,提高專用汽車產品行業生產集中度。
我國專用汽車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過程,雖然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但是隨著我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國家各項政策的落實,我相信,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專用汽車產業一定會走上更加健康的發展之路,趕上世界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在國際市場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由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