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世界工程機械行業和市場的總結
1.2002年以來,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呈現穩定發展的態勢,在經濟發展,特別是工程建設事業發展的推動下,傳統市場穩定增長,新興市場發展迅速,多數工程機械制造企業盈利豐厚,擴張的欲望強烈。
2.從機種發展看,大型機械中挖掘機仍舊占有第一的地位,銷售額和增長速度都名列前茅;但相比之下,小型多用途機械的發展則更快,這主要歸功于發達國家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已接近完成,大量的市政、維修、養護、園林工作拉動小型多用途機市場升溫;另外,和目前倡導的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環境等政策措施也有一定的關系。
3.從營銷方式看,工程機械租賃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一種主要的營銷手段,大約占到銷售額的50%以上,出現了一大批頗具實力的租賃公司。租賃業的發達,也帶動了二手機市場和拍賣市場的發展。工程機械營銷和使用方式的改變,對于降低施工成本,提高設備利用率,節約資源是有積極意義的。
4.在全球范圍的工程機械銷量較大增長的情況下,預計產品庫存和關鍵零部件短缺就成為一個普遍的問題,正如所謂“木桶理論”中的一塊短木板,制約了行業更快發展。這個問題已經引起全行業的關注,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應該有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投向這個方向,最終實現動態的平衡。
5.在可預見的將來,工程機械行業及市場發展的前景是比較樂觀的,這是目前業內相當一致的看法。
二、對行業相關從業人員的建議
1.對于工程機械這樣一種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復雜機械產品來說,不可能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做到高水平,必須是在互相借鑒,交流、學習中共同提高。國際上各大公司合資兼并重組,在資金、技術、品牌上互相融合相當普遍,有些產品已經說不清是哪個國家的產品了。從市場來看,國際市場容量大,總體相對穩定;我國的企業,一定不能僅僅把國際市場當成國內市場的補充,要主動參與國際競爭,重視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方針,讓我們的企業在國際競爭的環境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2.擺正位置,端正心態。我國工程機械雖然發展很快,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實力,但還遠遠談不上是工程機械強國。表現在我們的開發創新能力嚴重不足;多數企業的經營效益低下;產品的檔次質量不高;缺乏世界品牌等等。發達國家的工業化已經搞了200年,工程機械也搞了100年,我們必須承認在技術積累、營銷理念、質量管理、經濟實力等方面與先進國家存在著較大差距。因此,既不應該妄自菲薄,也不應該沾沾自喜,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爭取在不太長的時間里迎頭趕上,只有我們的產品在世界工程機械主流市場上占有一定的份額,有一批世界范圍的用戶認可的名牌產品的時候,我們才能稱自己是工程機械強國。
3.要千方百計地掌握工程機械核心制造技術。目前我國中高端工程機械的關鍵配套件,主要是高壓大流量的液壓泵、閥和馬達,高端的傳動部件和發動機等,基本上依靠進口,不但價格高,供貨還不能保證,成為制約我國發展工程機械中高端產品以及擴大出口的瓶頸,所以盡快解決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全行業的共識。應當承認,解決這個問題也不是能夠輕易做到的,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解決資金、技術、人才三大要素。建議有實力的企業,包括主機企業和配套企業,更多地關注和投入;建議利用發達國家的技術人才或直接到國外辦廠生產;建議多方呼吁爭取政府有關部門支持。相信只要重視,堅持不懈的努力,真正掌握工程機械核心技術的日子就不會太遠了。
4.要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和非關稅壁壘問題。目前,我國出口的產品,有相當一部分是以20世紀70、80年代以來引進技術或合資產品升級改造而來的,多少帶有原產品的痕跡。長期以來,我們的企業對知識產權和專利申報不夠重視,還存在一些照抄照搬現象,所以在出口量不斷擴大的時候,容易引起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糾紛。另外隨著出口競爭的加劇,企業間壓價競爭的現象已經出現,本來我們的價格就不高,超低價銷售不但使國內企業效益損失巨大,而且極易引發反傾銷訴訟,耗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應對,得不償失。應該說,重視知識產權和維護正常出口秩序是全行業的責任,也是現代企業的基本素質。
5.關鍵還是要提高我國工程機械產品的質量和檔次。我們不能滿足于用二、三流的產品占領欠發達地區市場,或滿足于所謂“高性價比”的質次價低產品棲身非主流市場。要打造穩定的國際市場,必須有一流或準一流的產品,必須提高在開發創新、節能環保、知識產權、售后服務等方面的成本投入,杜絕不正常的超低成本,形成企業的穩定良性發展;要轉變觀念,克服新產品急于投入市場的做法,重視投產前的試驗驗證;加強售后跟蹤服務,發現問題,認真改進。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