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7日,是三一重工控股股東三一集團所持股份全部流通的日子,三一重工成為股權分置改革以來首家實現股份全流通的上市公司,這意味著A股市場的全流通時代正式到來。
對于股市擔心全流通時代出現大規模減持與套現恐慌,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明確表示:“三一沒有任何理由減持。”
股改意義深遠
2005年6月10日,對于三一重工(600031)乃至中國資本市場來說,永遠都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當天,三一重工成功實施股改,其股改方案以流通股股東93.44%的高贊成票順利通過表決,開啟了中國股權分置改革的破冰首航,被譽為“中國股改第一股”,永久載入中國資本市場史冊。困擾中國股市十多年的股權分置問題從此重寫歷史。
三年后重談這一經歷,梁穩根顯得很輕松。對于股改的意義,他曾比喻:“股改前,大小股東的關系有些像同床異夢的夫妻。”他解釋說,大股東的股份不流通,經營成果得不到二級市場的及時反應,導致經營者的積極性不高。相反,大股東變著法子謀私利,以大吃小,掏空上市公司,這就是為什么在中國股市中“大吃小”的現象屢見不鮮的原因。“現在,大小股東同舟共濟了。”
“如果沒有股改,這種情況將永遠是治標不治本。”三一重工董秘趙想章認為,股改前上市公司大股東對二級市場的股價漲跌不甚關心,小股東關心股價遠勝于關心公司的基本面,雙方的利益訴求不同,各行其是,因而溝通渠道不可能順暢。而股改去除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之間的隔膜,使得兩者的利益趨于一致,溝通渠道也更加順暢。
三一沒有理由減持
根據當時股改時的承諾,三一集團所持三一重工股票于2008年6月17日實現全流通。對于股民所擔心的全流通后大股東會大量減持三一重工股票的擔心,梁穩根說:“三一沒有任何理由減持。”
“永遠不會放棄對三一的控制權。”股改的那天,梁穩根就向三一重工的股東作出承諾,且在后來許多場合多次重申。今天,在公司股票全面解禁的時刻,梁穩根表示:“這句話任何時候都不會失效。”
“我們長遠看好公司發展的初衷不改。”趙想章表示,當年公司股改完成后,并沒出現像有些人擔心的大股東獲得補償利益后就拋股票走人的現象,而是兩次增持公司股票,表明大股東充分看好上市公司的成長性。
對于公司2007年減持的部分,趙想章解釋,三一集團去年雖然對所持有的三一重工股份有所減持,但減持部分基本上都是股改時從二級市場增持的部分,真正解禁的原非流通部分幾乎沒有減持。他同時表示,雖然目前受宏觀經濟影響國內市場低迷,作為戰略投資者及對行業形勢的看好,我們沒有理由減持股份。
繼續成為“風向標”
三一重工股改的成功,加上“送股+派送現金”的“三一模式”被后來普遍采用,為股改的推進提供了一個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被譽為“股改風向標”。
股改后雄踞行業榜首的市值,三一重工又被公認為行業第一股。2005年6月1日,即股改投票停牌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三一重工的收盤價格為19.68元,當時的總股本為24000萬股,公司總市值為47億元。三年后,三一重工的總股本擴大了4倍,達到了99200萬股,公司的總市值在其最高價位的68.00元時,高達675億元,是股改前的14倍。
而三一重工的經營業績也表明了其行業領跑者地位。公告顯示,2007年,三一重工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1.4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5.52%;實現凈利潤19.0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7.12%。2008年一季度,三一重工實現營業收入26.64億元,較上年同期實際增長98.70%。
對于公司未來發展,梁穩根表示,基于所處的行業,我們充滿信心。他說,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與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密切相關,國家“十一五”規劃布局的鼓勵長三角、泛珠三角、環渤海等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戰略的逐步實施,以及中國各區域協調發展,都蘊含著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巨大商機,目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尚處于成長期,未來充滿著無限機會。同時,出口的大幅增長也將拉動全行業快速增長。
梁穩根說:“我們希望投資者與三一共享中國發展的大好成果!”
梁穩根還表示,在四川地震發生后,三一第一時間捐贈1800萬元,集結設備救援災區,在災后重建的過程中,我們有責任、有能力為災區人民再作貢獻。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