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國制造全國行”走進徐工對話焦點八:
徐工改制的目的是得到機制和進入國際市場的通道
“發展到一定的時候,體制就是很關鍵的”
記者:您剛才給我們介紹的時候講了體制上的不順,放慢了咱們改革發展的速度,您講了,對于體制上的探索,對于怎么探索,我們受到了很大的鍛煉。
您在探索的過程中有沒有一些心得或者是一些新的體驗。但是現在正在尋找新的道路,新的發展的方向是怎么樣的?
王民:發展到一定的時候,體制就是很關鍵的。當然,我也知道,無論在什么時候,不管在什么體制下,企業家的追求、奉獻、責任都是不能放棄的。但是這個體制決定了企業能做多大。包括體制建立好以后,對人才的吸引、積極性的發揮、和國際市場的接軌,都有很大的益處。徐工做到現在,我們已把國企體制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就是人的奉獻。這也是徐工做國企的經驗之談。未來假如說不改制,徐工能不能做大?也可能做大,但是很艱難。也可能放棄了一些根本性的追求,而做了一些規模性的擴張。對國企,政府都是要規模的,要GDP的。
改制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得到錢
一個是想得到機制,一個是想得到通道,這個通道就是進入國際市場的通道
記者:您說的改制,比如說徐工這個國有企業,您覺得通過改制需要實現一個什么樣的最終的目標?除了之前跟凱雷合作的方案,還有什么其他的備選方案需要考慮?是不是考慮把徐工的機械類的企業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徐工機械一個新的上市集團?
王民:和凱雷的合作還是要等著國家的說法,估計也不會很長時間。至于我們怎么選擇走出新的道路來,我們正在探討,正在醞釀,沒有任何的動作,因為現在和凱雷的合作還沒有結束。改制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得到錢,一個是想得到機制,一個是想得到通道,這個通道就是進入國際市場的通道。
記者:關于機械類的會上市嗎?
王民:沒有這樣說,關于什么形式,怎么組合,還需要研究。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