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感言】我下一步的目標是:試制旋挖車架的大型互換工裝,如試制工作得以完成,公司的產品質量、工作效率將進一步提高。
【人物簡介】周作明是一位50后工人。他初中畢業后,多方學習鉚工技術,先后在生產一線摸爬滾打了30多年。
2002年,周作明加盟山河智能,成為公司生產一線的普通工人。9年以來,他立足崗位,不斷探索技術革新,取得了一些成績。由于特別的貢獻,他幾次被公司和長沙經開區評為先進。今年他又被評為長沙市首屆優秀技術工人。
【崗位素描】在山河智能生產車間內,鉚焊組裝是機械產品的頭道工序。從圖紙放樣、下料、制作、安裝、校正,周作明干得十分認真。
周作明心細、愛鉆研,任何一個產品圖紙下來,他先要琢磨半天。他認為,干工作既要干成,還要巧干、效率高、保證質量。正是憑著這股鉆勁,周作明獨自或協助同事解決了旋挖鉆機、潛孔鉆機等多種產品的生產難題,有效降低了公司的經濟損失。
近年來,新技術新工藝發展很快,按照老一套去工作,費力但效率不高。盡管自己年紀較大,對新知識的接受不那么容易,周作明仍“逼”著自己去學習,并利用各種機會向別人請教。正是他的虛心好學,加上豐富的實踐經驗,使他在業務上進步神速,成為同事公認的“鉚工大師”。
經過刻苦鉆研,周作明先后完成了旋挖鉆桅等10多種鉚焊工裝及制作工藝的研制,同時完成了對滑移機架鉚焊工裝的改進,解決了老鉆桅拋丸時,鐵砂落入鉆桅內清出難等技術難題,為公司創造了新的效益。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