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遇無數次的忙音后,記者終于撥通了黃鯤的電話,沒想到他接起聽筒只說了一句話:“不好意思,我一會兒再給你回過來”。掐著黃鯤出門前的一小時,記者來到了他的辦公室進行采訪,不想又被他必須當即處理的事務打斷了數次。“很忙、很累,但很充實,有成就感。”黃鯤這樣總結著自己的工作,“我很享受這種生活!”
鎖定資源降成本
身為國內采購部部長的黃鯤,在保證采購物資滿足公司需求的前提下,還和他的團隊苦心鉆研著降低成本的方法。從2006年起,他們開始實施“鎖定資源”這一巧妙的采購方式,即通過對原材料價格走勢的分析,做出合理判斷,在物料價格相對較低時與供應商協商,約定在一段時間內鎖定特定的價格,并按照這個鎖定的價格進行采購。
電線電纜是公司大量采購的物料之一,其原材料銅的價格波動相當大,黃鯤和同事們經過長期的分析比較,在2007年初現貨銅價為5.3萬元/噸時,鎖定了電線電纜的采購價格,而當年平均現貨銅價達到了6.2萬元/噸。精準的判斷大大降低了電線電纜的采購成本。
“鎖定資源有點像在炒股,只有在相對較低的價格處買入才能獲利。”黃鯤向記者描述了這一采購方式的風險性。為了尋找最優價格,黃鯤和他的團隊需要搜集大量的資料,其中包括每種原材料的歷史走勢、世界幾大期貨市場的分析報告、全球經濟形勢對原材料價格的影響等等。在對堆積如山的材料進行分析得出最優價格后,他們還要制定最優化的采購方案,采購哪種型號、采購多少、什么時段采購最劃算,都要精確計算出來,其工作量可想而知。
“討油”度油荒
2007年10月,受國際油價持續走高的影響,國內成品油供應趨緊。長沙市每天的總供油量僅為300噸,油料的緊缺直接影響了公司的正常生產。為了保供,黃鯤每天都要去中石化長沙分公司“討油”,有時甚至一天“登門拜訪”兩次。“我就當每天到那里加兩個小時班。”黃鯤半開玩笑地說,“我每次去都會向他們強調三一作為湖南龍頭企業的重要性,保證三一的正常生產就是維護湖南重點品牌的信譽。”就這樣,黃鯤一連跑了二十多天,中石化對三一的供油量終于從每天的10噸提高到了18噸。
黃鯤的執著換來了柴油采購量的上升,加之節約用油方案的實施,終于保證了油荒時期公司的正常運轉。 (楊 翠)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