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來融資租賃公司在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近200億元
中國融資租賃業在其發展30年之際,終于在業務總量上取得了與中國經濟總量相匹配的國際地位:全球第二。但如果從衡量租賃業發展程度的租賃滲透率來看,中國融資租賃業才剛剛邁出萬里長征第一步。
由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和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業協會主辦的“2011中國融資租賃年會”近日在北京舉行,據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租賃業工作委員會會長、恒信金融租賃公司首席執行官李思明介紹,2006年至2010年,我國融資租賃業當年新增業務額分別為700億、1500億、2000億、3000億、6500億元人民幣,2010年總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位。
不過,對外經貿大學融資租賃研究中心主任史燕平認為,相對于交易規模的快速提升,反映一國融資租賃市場成熟度的重要指標融資租賃滲透率上,我國依然徘徊在接近4%的水平,與較成熟的融資租賃市場國家20%的水平,仍然相距甚遠。
業務的快速增長促使租賃公司開拓多元化融資渠道,包括新興的離岸人民幣市場。繼卡特彼勒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募集資金供其在中國內地的租賃公司使用)、遠東租賃在香港上市之后,越來越多的融資租賃公司開始關注境外融資和上市融資。據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租賃業委員會統計,2010年以來,共有12家融資租賃公司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融資額度超過198億元人民幣。
而且,“值得關注的是,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私募基金、國家主權基金等投資機構開始在我國投資融資租賃公司,這充分說明我國融資租賃業巨大的市場潛力。”李思明說。
融資租賃業作為我國金融對外開放的先行者,自1981年中日合資東方租賃公司成立以來,經歷30年的曲折發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表示,融資租賃有利于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融資租賃“以融物代替融資”的方式,具有業務模式靈活、審核程序簡便、后續風險可控等優點,逐步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對于傳統的資源配置方式,融資租賃交易涉及多方、多領域,可以使資金、設備、人才等要素在不同的主體、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行業,甚至不同所有制之間進行合理的配置。”陳昌智說,運用融資租賃機制不僅可以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節能減排、醫療衛生、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國家鼓勵和扶持的產業和領域,而且在支持中西部地區發展和服務國產設備出口等方面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