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專家就如何應對全球金融風暴支招
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我市經濟走勢如何?如何積極應對世界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12月22日下午,市專家咨詢團的10余位高級專家同堂“會診”,為我市應對全球金融海嘯把脈。
危機當頭 政府應有作為
座談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此次的世界金融危機來得猛、影響大、范圍廣,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我市與其他地區相比,目前受到的影響并不大,但專家預計,明年是關鍵的一年,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市經濟的不利影響將會顯現。
全國資深經濟學家、中國礦業大學教授于汝綬認為,應對世界金融危機,首要的是政府部門要充分認識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采取積極的政策措施,把危機對我市經濟的損害降低到最小程度。但更為重要的是,要把握住金融危機給我市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抓住國家出臺的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
低迷時期 仍然有“機”可尋
專家們表示,世界金融危機面前,我市經濟發展有“機”可尋。抓住國家政策機遇,調整經濟結構,進行產業升級,我市經濟會有非常光明的前景。
專家咨詢團的主任咨詢員陳凡章認為,當前企業應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多開發科技含量高的高端產品,這樣才能在變幻多端的市場中站穩腳跟。此外,要大力扶持發展我市的支柱產業,整合行業資源,產生企業集聚效益,這樣不僅能渡過暫時的難關,還將抓住更大的發展機遇。
專家咨詢團副團長任昌耀認為,我市目前面臨著三大發展機遇:一是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二是徐州融入長三角地區,三是省委省政府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的重大機遇。他指出,我市要在擴大內需上下功夫,把擴大內需與改善民生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真正拉動消費促進經濟發展。
困難之中 企業需練“內功”
困難面前,除了政策上的扶持外,企業自身該如何挺過難關?
國務院有貢獻專家、咨詢團副團長董天化,在徐工集團干了一輩子的他,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談到企業度困,董天化一語中的:“抓好管理練內功才是企業的當務之急!”他認為,企業在危機面前要增強自身實力,研究調整和制訂新的企業發展思路,注重新產品開發,吸引人才和技術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于汝綬教授指出,當前要著重發展工程機械、光伏、醫療電子等重點產業,企業通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等一系列應對措施,化市場壓力為產業升級動力,借勢提檔升級。
寒流來襲 應當“抱團取暖”
專家咨詢團的趙堅民副團長認為,金融危機只是我們目前遇到的暫時困難,不應該把眼光僅局限于應對金融危機上,而更多的應該考慮金融危機過后我們該如何發展。他認為,從長遠發展來看,企業應專注于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增加附加產值,轉變發展模式,實現產業升值,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游刃有余地應對世界金融危機以外的其他危機。
專家咨詢團團長胡漢民是資深的工業經濟專家,他不僅對我市工業經濟發展了如指掌,而且話鋒剛健:“面對挑戰,我們的發展靠的是智慧!”他指出,把徐州目前小而散的工程機械行業資源整合起來,“抱團取暖”才能更好地度過經濟“寒冬”。另外,整合行業資源也是企業立足長遠發展、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的有效途徑之一。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