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彼勒集團最新財報顯示,其第三季度銷售收入為157億美元,同比增長41%;利潤為11.4億美元,同比增長44%;儲備訂單創歷史最高紀錄。為何在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許多公司業績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卡特彼勒能夠實現穩定增長?記者為此采訪了卡特彼勒集團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愛德華·萊普。
記者:目前全球制造業的業務都在下滑,為何卡特彼勒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公司多年來實施的未雨綢繆發展戰略如何幫助卡特彼勒擺脫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
萊普:只有把可持續發展與核心業務結合在一起的公司才能獲得成功。我們必須對逆境帶來的挑戰有所準備,這是我們戰略計劃很關鍵的一部分。我們的標準流程是,每個部門都會準備相應的未雨綢繆方案,以更快更好地應對變化,隨時采取有效行動。這一戰略計劃幫助我們走出低谷,成為第一批從國際金融危機中恢復的企業。雖然制造業市場下滑,但從積極的角度看,這個行業是有周期性的。
雖然制造業的發展有許多不確定性,但我們的信心來自對新興市場的分析。亞洲、非洲、拉美的年增長保持在6%至7%,我們在所有這些地區都開展了業務。我們制定的最好策略就是參與本土競爭,到客戶所在地投資建廠,近距離滿足客戶需要,提供其所需的產品和技術。雖然經濟恢復較為緩慢,但一定會在未來繼續復蘇。目前客戶對我們的產品需求是積極的,我們對此很滿意。這也是我們要繼續增加必要的投資,以支持長期發展的原因。
記者:作為集團總裁兼首席財務官,你如何管理企業資金?手中的錢袋子何時打開何時攥緊?其中的決策關鍵點在哪里?
萊普:首席財務官的首要任務是分配好資源,將這些資源合理有效地配合企業5年發展規劃。公司今年調整了到2015年的計劃,并將這一計劃部署到企業的各個部門。首席財務官的第二個任務是積極尋求行業的增長機會。卡特彼勒是參與全球競爭的公司,因此要在全球尋找機會,將現金流投入發展。機會首先看基本面,如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會對我們的業務起到推動作用。由于看好礦山發展,我們剛完成一個并購案。從卡特彼勒創立的那年起,每年都給股東分紅,過去18年來,對股東的分紅每年都在增加,我們要確保這一傳統。2012年將會繼續擴大眾多產品的生產,但預計產品供應依然緊張。這就是為什么要制定戰略投資計劃,使卡特彼勒繼續在成功的道路上前行。
記者:卡特彼勒已在中國成功發展了30多年,未來幾年將如何部署在中國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萊普:中國是卡特彼勒非常重要的市場,預期中國銷售額在全球將占越來越大的比重。我們目前在中國有16家工廠,其中一半都在擴產,還有9家在建設。所有這些投資將用于機械以及動力系統的生產,同時用于提升服務質量。我們還要加強融資業務,更好提升我們的業務。
卡特彼勒在中國的多元化發展意味著從多種方面投資,不僅生產一種產品如挖掘機,還可以開展其他方面的業務,包括零售業。第二個多元化是靈活,將中國產品出口到國外,如我們已將在徐州工廠生產的產品出口到非洲。目前,我們在中國生產的產品銷售非常好,客戶有著巨大的產品需求,然而卻因產能限制而不能滿足所有的需求。近幾年,卡特彼勒在中國宣布了一系列擴大產能、建立新廠和合資公司的計劃,以滿足中國和其他成長市場的客戶需求。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