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保障措施
拓寬直接融資渠道,政府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眾所周知,今年信貸趨緊。10月末,全國本外幣貸款余額56.85萬億元,同比增長15.9%,資金相對緊張。
同時,銀行渠道已經被最大可能利用。
10月末,重慶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2985億元,同比增長22.78%,高出全國平均水平6.88個百分點。當地同期存款余額15378億元,重慶區域整體存貸比為84.4%。
從個體看,截至今年7月,工商銀行(601398,股吧)重慶分行的存貸比為83.4%,農業銀行(601288,股吧)為82%,重慶分行也是農行系統內的唯一貸差分行,中國銀行(601988,股吧)為83%,建設銀行(601939,股吧)為83.3%,光大銀行(601818,股吧)為96%,民生銀行(600016,股吧)為95%。
不難看出,銀行機構對重慶的支持力度已幾近極限,拓寬融資渠道成為必然。黃奇帆今年初就召集相關部門開金融調度會,對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做具體安排。比如,做保障房的企業盡量不要占用銀行貸款額度,爭取直接融資。因此重慶的保障房盡可能的爭取包括社保基金、中國煙草等機構的融資。
政府也是極力為直接融資創造條件。
第一則是搭建融資平臺。去年,重慶機電集團聯合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天然氣集團公司組建昆侖租賃,這成為當地直接融資的重要平臺。
昆侖租賃注冊資本金為60億元,在成立一年后租賃合同就多達約200億元。
其次,重慶各部門則為直接融資尋找更為便捷的通道。11月22日,《借助銀行間市場助推重慶市經濟發展合作備忘錄》在重慶簽署,標志著重慶成為中西部首家與交易商協會開展戰略合作的簽約省市。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主任白鶴祥介紹,將引導轄區金融機構充分利用銀行間市場新型融資工具,有效滿足企業多元化直接融資需求。
重慶市發改委則密切與國家發改委財經司的聯系,每周掌握上報各只債券審批工作的進展情況,使重慶已上報的債券盡快通過審批。
三是盡量舒緩直接融資相關方的擔憂。市金融辦主任羅廣曾表示,為幫助重慶企業發行債券,將設立風險引導基金,一旦重慶企業的債券到期發生違約風險,將動用風險引導基金給予補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