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譚劍、孫英威、王文志)今年全國兩會上,新出臺的汽車、鋼鐵、裝備制造等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成為人大代表們討論的熱點話題。全國人大代表、三一重工(22.69,-0.54,-2.32%)總裁向文波說,產業振興規劃給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但好政策不能掛在墻上,需盡早出臺實施細則。
來自工程機械裝備制造業的向文波代表說,金融危機對于中國裝備制造業既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又是一個重大的機遇。就工程機械行業而言,困難來自于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各國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陷入停滯,對工程機械的需求急劇減少。但同時也要看到機遇遠遠大于困難。向文波說,僅僅在幾個月前,中國還在為石油和鐵礦石漲價而一籌莫展,而金融危機帶來的大宗能源、原材料價格下跌恰恰給中國加速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最佳的經濟環境。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裝備制造企業大有用武之地。這些對于國內裝備制造企業都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向文波代表認為,國家將裝備制造列入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對于行業來說是重大利好,也是對企業長期訴求的一個積極回應。規劃針對性強,對應對金融危機、提振市場信心有很大的幫助,但實施細則需盡早出臺。
目前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基礎零部件長期依靠進口,產業振興規劃中提及的對基礎零部件進口免稅政策對于裝備制造業恰當其時,但進口免稅涉及海關、財政、稅務三個部門,基礎零部件如何確認?免稅措施誰來負責?具體怎么操作?這些實施細則都需要盡早出臺。產業振興規劃還強調支持企業自主創新,決定建立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的風險補償機制;但自主創新產品的初始階段可能還不會為市場所接受,政府應及早制定細化政策,對敢于第一“吃螃蟹”的及時給予獎勵、補貼和稅收優惠。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