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召開的2009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們對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討論熱烈,并急切呼吁相關細則的出臺,期盼之情溢于言表。事實上,從振興規劃出臺至今,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工程機械制造業三年振興規劃要點》已經出臺,相關重大項目、首臺(套)設備的申報工作也已經全面鋪開。反應速度之快,執行力度之強,可以說是前所未有。
本次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其立足點鮮明地直指金融危機背景下產業的健康發展,并明確了方向性和政策性的調整方案,更加突出地強調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基礎配套水平及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扶優扶強等措施。中聯重科監事會主席龍國鍵用“比4萬億元投資意義更加重大”來形容振興規劃的重要性,三一重工執行總裁向文波也稱之為“給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
那么,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將從哪些方面改善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面貌?具體到配套件領域又將產生何種影響?本文從工程機械制造業振興規劃要點、配套件振興方向等方面,邀請行業專家與我們共同對振興規劃釋疑解惑。
產業篇
盡管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工程機械增幅有所下降,而在政策層面工程機械行業卻利好頻現。先是國家出臺了“4萬億”投資計劃,緊接著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也迅速登臺,接連兩道文件重拳出擊,給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策馬揚鞭。我們相信,透過這份工程機械制造業三年振興規劃要點,工程機械企業將會對振興規劃獲得更為清楚的認知。
工程機械制造業三年振興規劃要點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規劃咨詢部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基礎性產業,行業門類廣,關聯作用大,吸納就業能力強。在當前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拉動內需,振興裝備制造業已成為國務院加快發展的主要產業之一,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綱要已報國務院審議原則通過。根據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綱要精神,現將工程機械行業三年振興規劃要點通報如下。
工程機械制造業面臨的形勢
工程機械近幾年受國內和國際市場的拉動,年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30%左右,但從2008年三季度開始,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和國內宏觀經濟調控影響,特別是房地產市場走弱不見回暖,產品銷售增幅明顯回落,2008年增長率增幅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國際金融危機對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影響從2008年9月份開始加速顯現,據13家主要出口企業統計,2008年10月份開始,現有訂單的出口項目被推遲或取消的達30%左右,有的因海外代理商倒閉,已發出的出口產品貨款難以收回,10月份新訂單數量比上年同期平均下降50%,形勢十分嚴峻。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對工程機械行業滯后影響還在逐步顯現,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將進入一個較困難的發展時期,但也面臨市場格局調整,產品升級換代,企業重組并購,優勢企業脫穎而出的發展機遇。由于中國工程機械產品性價比優勢明顯,目前雖然訂單下降,但也有部分跨國公司的新用戶已有轉向中國的趨勢,一旦國際市場好轉,中國產品的客戶就會增多。同時,國內市場的擠壓,也有利于行業發展優勝劣汰,有利于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以高效、節能、環保為發展方向的產品就會受到市場的歡迎。
振興規劃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指導思想:以實踐科學發展觀理論為依據,排除一切與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相違背的觀念,充分調動行業現有的存量資產和研發基礎,扶優扶強,圍繞節能、降耗、減排和高效發展思路,努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和升級換代,加快研發市場急需和主要依靠進口的產品,特別是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要的裝備。
規劃原則:針對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現狀,本次規劃重點主要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加強基礎技術研究,發展配套用的關鍵功能部件,進一步延伸產品鏈和服務鏈。
振興目標:主要產品領域達到自主研發能力,主要功能部件技術水平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使整機產品無故障期指標有明顯提高;大型施工機械市場需求做到基本自給;外貿出口量由27%提高到35%以上;提高企業對當前市場和后市場的開發能力,延伸服務鏈,包括深入施工用戶解決問題,積極開展再制造工程項目,從而達到節能降耗的目標。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