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月2日文章】題:2012年仍應樂觀的理由
與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樣,內地人興高采烈地鳴鐘送走了2011年。然而,乍一看,即將到來的—年更加不可預測,盡管本月晚些時候吉祥的龍年就要到來。
在經濟方面,經濟增長放緩和房地產價格下跌令國內外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產生深切擔憂。這種情況會對已經被歐美不斷惡化的經濟形勢拖累的全球經濟產生災難性影響。
不過,我們依然有保持樂觀的充分理由。盡管對內地經濟前景的擔憂合情合理,但對經濟硬著陸甚至更糟糕情況的擔憂有些過度。
30多年的兩位數增長促使內地經濟規模在全球位居第二。今后,內地經濟增長速度將保持在8%至9%。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今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大約為8%,許多人將這種增長放慢視為令人擔憂的因素。
實際上,增長放慢對中國和全世界有好處,因為這會減小對環境和能源的壓力。更重要的是,這會為經濟再平衡,從而更多以消費為基礎,擺脫出口和政府開支等傳統推動力提供大好機會。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么政府會繼續嚴厲調控房地產價格。
據一些人估計,內地消費支出僅略多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三分之一,大約為美國消費支出水平的一半,表明還有很大的擴張余地。
長期以來有—種觀點認為,內地難以將刺激消費支出作為主要增長動力,因為內地人民對不完善的社保網絡和昂貴的教育和醫療深感擔憂,不愿消費。
不過,如果看過今年假期香港和倫敦大型購物中心的情形后,這種觀、點就不那么有說服力了。人們看到內地人擠在商場柜臺前,在時裝店外排起長隊,眼都不眨地搶購奢侈品、珠寶和化妝品。
這是對內地人消費力的有力證明,也應該發揮適時提醒領導層的作用,使他們反思為什么人民不愿在國內花錢。
此外,中央政府可以進一步減少個人所得稅和對企業征收的公司稅和增值稅。中央政府這樣做肯定負擔得起,因為2011年財政收入預計將達到創紀錄的10萬億元人民幣。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