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為‘十二五’開了個好頭!”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長明告訴記者。
截至第三季度末,全行業實現出口74億美元,達歷史同期的最高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9%;實現進口12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3%;預計全年將實現銷售收入約2900億元,實現出口90億美元以上,同比增長均為15%。
“2011年,全行業實現了中高速增長,且是有質量的增長,行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王長明強調說。
他為記者舉例說,如緊固件產品的出口單價明顯提高。今年其出口單價已上升為0.176萬美元/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6%。
除此外,緊固件產業的出口增幅還遠大于進口增幅。前三季度,該行業出口額為34.5億美元,同比增長38%,是全行業出口增幅最高的產業,幾乎占據了全行業出口額的一半,緊固件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出口大國。而其進口額為21.8億美元,同比增長僅11%,是全行業進口增幅中最低的。“這充分說明,在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緊固件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有了增強。”王長明總結說。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鏈傳動行業生產經營平穩增長,外貿出口大幅增加,效益質量穩步提高,行業初步實現了向自主增長的轉變,在國際市場開拓、產業優化升級、內外銷比例調整上,都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
而進口額度一向都很大的齒輪行業,近幾年出口也有了大幅增長。上半年,該行業出口約12億美元,同比增加了52%。
今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形勢的動蕩,國內宏觀經濟放緩的壓力,以及資金、勞動力、環境約束趨嚴等不利因素,通用零部件協會與齒輪、鏈傳動、緊固件、彈簧等分會,及相關會員企業,攻堅克難,圍繞國家、行業和企業自身規劃,為通用零部件行業“十二五”更好更快地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通用零部件行業內,企業已經普遍認識到,中低端的惡性競爭不但會導致貿易爭端頻發、企業生存環境惡化、還影響可持續發展。今年以來,許多企業已經調整了方向,圍繞國家十大領域重點工程和九大產業重點項目,以創新驅動、主攻高端。
譬如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主攻船用齒輪箱、風電齒輪箱、軌道交通齒輪箱等產品,并在這些領域占據了較大優勢。其3兆瓦風電齒輪箱已經投運,公司正在研發5兆瓦和6兆瓦產品。
結構調整包括產業布局、產品結構的調整。很多零部件企業抓住有利時機,通過兼并重組或擴張規模加大調整力度,“這些都不是低水平的重復建設,而是高端項目。”王長明強調說。
事實上,通用零部件行業的結構調整一直都在進行,其產業從沿海到內陸轉移,從人力資源匱乏的地方向人力資源豐富的地方轉移,而產品則是從低端向高端,以及專精特方向發展。
“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可以說,在自主創新、結構調整上,通用零部件行業都取得了不小的進展。”王長明總結道。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