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1年12月CPI同比增幅為4.1%,與此前市場預期基本一致,再創年內新低。不過在2011年全年,我國CPI同比仍上漲5.4%,大大超出此前官方4%左右的控制目標。
交通銀行分析師陸志明告訴記者,2011年通脹壓力較2010年持續增強,全年CPI和PPI同比增幅僅次于十年以來最高的2008年,但這一趨勢預計并不會持續到2012年,今年物價漲幅將比2011年明顯回落。
摩根大通報告也認為,受新年假期影響,1月整體通脹情況將保持現狀,但隨后在2012年上半年期間將得以緩解。預計整體通脹率呈下滑趨勢,將在2012年中期降至3%以下。
上月CPI增幅延續回落態勢
2011年12月CPI并沒有延續此前10月和11月大幅下滑的節奏,同比增幅只比前一個月小幅下降了0.1個百分點,而環比則上升0.3%。
機構認為,在12月份翹尾因素已經為零的背景下,CPI降幅趨緩,主要來源于節前消費熱潮帶來的漲價行情。
從此前商務部和農業部等部門發布的分周價格數據看,12月份,食用農產品價格結束了前期下降態勢,開始小幅上漲。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2月當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9.1%,漲幅較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
自去年7月CPI同比增幅沖高至6.5%以后,便開始下降態勢,盡管12月受到季節性攪擾,但是通脹壓力緩解的趨勢依然清晰可見。
去年12月CPI環比增長0.3%,漲幅已經連續5個月低于歷史平均水平,其中食品CPI環比上漲1.2%,低于2005~2010年平均上漲2.0%的歷史均值。
而在國內非食品價格方面,受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的影響,漲幅整體處于小幅下降過程,12月非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1%,影響價格總水平環比下降約0.06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預計,1月受春節消費高峰的影響,CPI環比增長率可能上升到1%左右。由于2011年1月CPI環比增長也是1%,因此今年1月CPI同比增長率將與2011年12月基本持平。而在春節之后,CPI增速會繼續回落,2月環比出現下滑的可能性較大。
通脹回落讓貨幣政策更從容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評論CPI數據時表示,物價增速回落趨勢明顯,預計2012年CPI漲幅為3%左右。這表明宏觀調控空間擴大,政策可更為自如。
李稻葵的分析代表了大多數經濟學家的判斷。在2012年1月CPI仍將維持在相對高位的背景下,陸志明依然認為上半年物價將有較大幅度回落。他表示,2011年12月M2、M1累計增速降至13.6%和7.9%,處于最近十多年來的歷史低位,并且2012年貨幣政策全面寬松的可能性較小,前期貨幣緊縮效應時滯較長,至少將影響2012上半年。
放眼全年,國泰君安報告指出,雖然2011年CPI年度均值超出預期,但年末單月值已經回落到目標值附近。2011年CPI上漲動力中,翹尾因素占2.9%,新漲價因素貢獻2.5%。
報告預計2012年翹尾因素為1.3%左右,因此即便2012年新漲價因素如同2011年一樣達到2.5%,全年通脹也將僅為3.8%,全年低于4%將是大概率事件。
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告訴記者,CPI數據已經不是決策層憂慮的關鍵因素。2011年12月進口增速的回落意味著經濟增速正在快速下滑,走弱的通脹形勢給決策者更大的政策放松空間。
有消息稱,2012年全年M2增速大約為14%。張智威認為,新增貸款額度可能在2012年第一季度繼續增加,借以抵消經濟動能不足的問題,此外年內將預計有4次存準率下調,1次利率下調,以及8萬億元的新增信貸額度。
國泰君安的預測更加細致,稱節前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下調可能,而1季度后或將降息。
摩根大通報告稱,春節前夕,央行會將存款準備金率下調50個基點,很可能在本周內下調,以緩和季節性因素帶來的流動性壓力。報告解釋說,這種壓力主要來自節前的現金需求以及1月增加的財政存款。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