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作為最早在中國建立辦事處的美國公司之一的卡特彼勒又有大動作:1月4日,卡特彼勒中國研發中心與無錫簽訂二期擴建協議;1月5日,卡特彼勒亞太試驗場在南通破土動工。
根據擴建協議,卡特彼勒中國研發中心將新增多個輕、中、重型發動機測試間。同時也會添加多個為燃油系統,電子,液壓,冷卻,翻車和落物保護和虛擬現實技術而設計的試驗室。雖然卡特彼勒高層不愿透露具體數字,但從其一期項目的5000萬美元投資分析,二期擴建的投資額度不會小于一期,研發中心將增加更多的設計功能,同時還會有數百名工程師投身其中,而之前的一期工程已經有500名工程師加盟。另據了解,二期工程預計在2012年6月正式完工。
預計于今年第三季度正式運營的亞太試驗場,將為卡特彼勒中國研發中心提供很好的平臺,研發的產品能夠很方便地開始應用測試。在公司構架上,試驗場與研發中心配合,將能夠進一步擴大研發中心的工作領域,為即將在天津投產的3500系列大型發動機、同樣布局南通的中大型裝載機、以及卡特彼勒近在咫尺的無錫、蘇州、吳江、徐州工廠提供強有力的支援,進一步鞏固卡特彼勒在中國的技術領先地位。
中國市場的高速發展,對跨國公司充滿“誘惑”。據悉,卡特彼勒把與中國共贏作為公司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在中國設立研發機構即無錫研發中心成立至今的兩年之內,不僅吸引來到在汽車行業擁有豐富經驗的孫曉波博士,還擁有500多位工程技術人員和支持人員。其中的很多人都是從美國學成歸來,還有一部分則是從大學招聘的應屆畢業生以及從其他公司吸引來的人才。為提升人才質量,卡特彼勒無錫研發中心從美國、歐洲請來在卡特彼勒公司內有很多年工作經驗的資深員工開展培訓項目。
在卡特彼勒中國研發中心與無錫簽訂二期擴建協議前,卡特彼勒全球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TanaUtley女士和卡特彼勒中國研發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曉波回答了記者的問題。
國際商報:作為卡特彼勒的首席技術官,請您談一下貴公司在中國的研發情況。
TanaUtley:卡特彼勒在中國已經有4個研發中心,無錫研發中心二期工程結束后,將成為卡特彼勒全球第二大的研發中心,投入各種設備設施,與美國的研發中心完全相同。
國際商報:無錫研發中心二期工程會有多大的投入,為什么?
孫曉波:一期投資已經超過5000萬美元,馬上開始的二期工程總投入不會低于一期投資,得益于中國市場的增長太快。
國際商報:卡特彼勒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的定位是怎樣的?
TanaUtley:卡特彼勒設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其產品開發主要著眼于新興市場,為成長中的市場提供產品,比如亞太市場等,當然對高端市場也有覆蓋。中國市場是工程機械最大的市場,首先要贏得這一市場,其它市場也很相關。畢竟,在卡特彼勒美國研發中心沒有這么多講中文的工程師。中國的研發中心更了解客戶的需求,再開發新的產品,我們在中國市場投入這么多,就是為了保證企業的正常生產,保證在市場的領先地位。
無錫研發中心已經完成很多工作,所開發的發動機已經在卡特彼勒旗下的珀金斯無錫工廠生產;而材料、液壓和零部件的驗證等工作,已完成幾百萬小時的研究,多個工程機械整機系統也在做。
國際商報:如何讓應對經濟的不景氣?投資會不會有所放慢?
TanaUtley:卡特彼勒在中國已經有16個工廠投入生產,還有9個在建設中。哪怕市場有所波動,我們也要堅持投資,因為我們堅信中國市場在工程機械領域一定會有很好的未來。
卡特彼勒與很多跨國公司相同,在中國生產,也有很多供應商,大約有10萬人在工作,建立了很強的聯系,還將繼續發展,逐步建立健全體系能力。
國際商報:如你所說,無錫研發中心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二期項目馬上簽約,說一下你此時此刻的心情。
TanaUtley:50年前,卡特彼勒決定建設美國的研發中心,讓我們現在感受到公司的遠景戰略;相信用不了50年,我們就會感謝今天的決定,它讓卡特彼勒在中國市場取得領導地位。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