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制造業協會首席執行官羅軍認為,中國經濟今年將重新回到實體經濟的軌道上,重新回歸制造業基本盤。中國制造業將迎來發展良機。
羅軍今日對記者表示,進入2012年中國制造業的利好因素頻傳: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指出,堅持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從多方面采取措施,確保資金投向實體經濟,有效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成本過高問題,堅決抑制社會資本脫實向虛、以錢炒錢,防止虛擬經濟過度自我循環和膨脹,防止出現產業空心化現象。
業內專家分析,今年中國制造業將迎來發展良機,融資困局將可能打破,融資環境、發展環境將得到改善。而歐美債務危機將帶來歐美市場需求的減弱,加之人民幣升值是大勢所趨,故此外向型企業將面臨空前的轉型壓力。羅軍說,目前房地產泡沫風險已給中國經濟拉響警報,“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必須依托新興產業發展良機,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中國當前應該而且必須重回實體經濟時代,夯實經濟基礎,繼續深入推動工業化進程。
羅軍說,中國制造業盡管在全球制造業的比重達到19.8%,略微超過美國的19.4%,但中國制造業還不是美國制造業真正的競爭對手,中國制造業還是依靠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取勝,占領的僅是中低端市場,而高端市場仍是美國制造業的天下。
羅軍表示,中國改革開放30年最大的成就就是加快了工業化進程,而工業化促進了城市化,帶動了大量的勞動力就業,培育了大量的成熟的產業工人,并提升了國家經濟競爭力。中國一直高度重視制造業,制造業迄今仍是中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但與此同時,盡管制造業邊沿化、空心化并沒想象中的那樣嚴重,但是企業習慣掙快錢,地方政府嚴重依賴房地產業,這樣的發展趨勢不容樂觀。
羅軍強調,當前中國還處于工業化中后期,中國制造業還需不斷地轉型升級,自主創新今后將是增強中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唯一法寶。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