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作為西部老工業基地,多年來存在結構性問題突出,對資源、能源和環境的依賴程度較高,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艱巨等問題。為解決好這些問題,我們把科學發展觀的內涵與柳州實際相結合,提出“三個同步”發展理念,確立了全面實施“二次創業”、努力實現“經濟升級,城市轉型”的發展戰略。柳州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在于工業轉型升級,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在于以創新驅動工業發展。為此,我們作出了推動“柳州制造”向“柳州智造”轉變、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戰略部署,力求實現技術創新和工業經濟發展的新突破,使柳州老工業基地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一方面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按照“創新驅動,內生增長,支撐升級,引領轉型”的工作思路,組織實施四輪“科技創新計劃”以及“雙百人才工程”、“十百千人才工程”,出臺系列政策,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成為加快柳州工業轉型升級的強大支撐。“十一五”期間,柳州工業總產值增長了2.1倍。2011年,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了3000億元大關。另一方面,不斷加大對工業的科技投入,2010年、2011年工業更新改造投資分別突破了400億元和500億元,工業技術更新步伐加快。柳州已成為第二批“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和首批國家級創新型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試點城市,先后六次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被評為“2011中國最具成長力自主創新城市”。
柳州按照先進制造業的標準,繼續做大做強支柱產業,推動汽車產業研究開發中級轎車、新能源汽車等新的產品,冶金產業提升產品結構、淘汰落后產能,機械產業擴大產品產能、提升產品品牌,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發展,促進產業從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升級。2010年,柳州汽車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成為柳州第一個千億元產業;2011年,柳州汽車產量突破150萬輛,一年邁上一個新臺階。冶金產業轉型升級邁出了堅實步伐,2010年,柳州鋼材產量突破1000萬噸大關,產值突破500億元,鞏固了華南最大鋼材生產基地的地位。機械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2010年,全市工程機械產銷突破5萬臺,產值突破200億元。同時,堅持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化工、制糖、造紙、建材、日化等傳統優勢產業,提升產品質量檔次,擴大產業規模。機電儀一體化與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環保、生物及制藥等新興產業也初具規模,為柳州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在推動“柳州制造”向“柳州智造”轉變中,政府部門堅持滾動發展、創新發展,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鼓勵和引導企業從追求生產效率向追求生產效率和生產品質并重轉變,從注重生產環節向注重生產、研發和品牌環節并重轉變,推動企業由規模生產型向規模生產型與技術優勢型并重轉型,由價格優勢型向價格優勢型與產品創新型并重轉型,極大地加快了企業科技進步,提高了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了企業做大做強。
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柳州將堅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以加快建設柳州國家高新區為重點,繼續大力推進“柳州制造”向“柳州智造”轉變,使柳州科技進步達到西部地區先進水平,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到55%以上,力爭把柳州建設成為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科技進步示范市、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和現代制造業創新基地。
作者:中共柳州市委書記、柳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