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受困于資金不足,但李學智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
在鋰電池制造領域,李學智的公司已經握有5項專利,但受困于資金缺乏,作為總經理的他只能關閉在安徽的工廠,轉而向江蘇發展。
“江蘇有合作伙伴,融資環境也更好一些,現在正在等設備。其實安徽的工廠只要有200至300萬元的融資,我也不會搬走了。”李學智1月12日告訴記者。
盡管要搬遷,李學智仍然對制造業的前景表示樂觀,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期的講話使李學智認為今后融資要變得更容易一些。
在近期舉行的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溫家寶表示,做好新時期的金融工作,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從多方面采取措施,確保資金投向實體經濟,有效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堅決抑制社會資本脫實向虛、以錢炒錢,防止虛擬經濟過度自我循環和膨脹,防止出現產業空心化現象。
此前,溫家寶到湖南省調研時說,中央已經明確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并因時因勢進行預調微調,要有緊有松、有保有壓,關鍵是錢要用對地方,要支持實體經濟,支持結構調整。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數據顯示了中國政府支持實體經濟的決心:中國去年12月份貸款及新增貨幣供應量的增速雙雙超過預期;另一方面,中國的制造業11月份出現收縮,但12月份開始回升,官方采購經理人指數升至50.3,表明制造業活動正在止跌回穩。
清晰政策信號讓企業受惠
事實上,在溫家寶反復提及金融業要服務于實體經濟之前,企業已經有所收獲。
李學智告訴記者,公司直接從政府方面獲得幫助還是有些困難,但從銀行方面獲得貸款要相對容易一些,盡管只能是小額貸款。
但李學智之所以還要搬走,是因為東部地區的融資環境和融資難度好于中西部地區,“有更好的選擇為什么不去呢?”李學智說。
相比較于小企業轉移過程中求生存的策略,國內大型企業獲得的支持更大一些。作為傳統產業的代表,山鋼集團在獲得了金融業支持后,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山鋼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3年來,山鋼集團積極穩妥地推進鋼鐵主業資產重組,濟南鋼鐵與萊鋼股份兩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方案獲得國家證監機構審核通過,正在設計山鋼股份公司組織架構和運行模式。為提升集團公司資金管理水平,在資金中心的基礎上,申請籌建財務公司獲得中國銀監會批準,即將開業運營。實施產業調整重組,對所屬242戶控股和參股企業進行優化。通過重組整合,集團化運營優勢逐步顯現,市場話語權和資源配置能力明顯增強。
在這樣的支持力度下,山鋼集團去年生產鋼2380萬噸、鐵2490萬噸、鋼材2280萬噸,列2011中國企業500強第73位,在全國鋼鐵企業中列第八位。
在央企層面,來自銀行業的支持使央企在壯大的過程中有了底氣。
中國五礦集團總裁周中樞曾明確表示,中央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包括交通銀行在內的合作伙伴的支持,五礦集團將進一步推進與交通銀行的全面合作。
在此背景下,中國五礦集團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歐債危機持續深化的去年,全年利潤總額仍突飛猛進,并首次突破百億,達127.65億元,同比增長達98.47%。
在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上,把扶持層面表達得更為清晰:財政政策和信貸政策都要注重加強與產業政策的協調和配合,充分體現分類指導、有扶有控,繼續加大對“三農”、保障性住房、社會事業等領域的投入,繼續支持欠發達地區、科技創新、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在建和續建項目、企業技術改造等。
有專家公開表示,“扶”體現在加大對結構調整特別是農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重點支持符合產業政策的中小企業,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控”體現在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在“有扶有控”的指導下,加強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
服務貿易類、生物技術類、建材工業類等產業“十二五”規劃的出臺,更進一步指明了金融業應支持的方向。
有專家稱,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而金融業自身的發展同樣也需要有實體經濟引導,只有兩者結合在一起,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才能取得雙贏。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