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一年,黑龍江省工信系統按照工信部的指示及省委、省政府“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的戰略部署,圍繞十大重點產業,大力實施工業項目建設三年攻堅戰,全面完成了全年工業發展目標,工業總量和投資總量均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實現了“十二五”的良好開局。
黑龍江省工信委主任孫糰告訴記者,截至去年11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4336.8億元,同比增長13.6%,若扣除油田開采業,增速達到24%。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4700億元,同比增長13.5%。
項目建設成效顯著
截至去年11月份,黑龍江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2325.2億元,同比增長33.7%,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速;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3830個,同比增長33.9%。
據介紹,2011年黑龍江省新開工項目3097個,同比增長36.2%;投資億元以上項目891個,同比增長50.3%;共有1843個項目投產,同比增長18%。
100個投資億元以上新興產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09.8億元,100個投資億元以上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52.1億元,哈輕型汽車有限公司搬遷改造項目、東安汽車動力股份公司VVT小排量汽車發動機產業化項目、珍寶島藥業注射液生產線改擴建項目、哈爾濱復盛鐵路工電器材公司軌道交通信號電碼化設備產業化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建成投產。特色工業園區建設步伐加快,全省已有5個國家級、16個省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以上的工業園區已達到21個。
運行質量穩步提升
孫糰告訴記者,黑龍江省工業經濟效益保持較快增長,截至去年11月份,黑龍江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172億元,同比增長27%;實現利稅2359.1億元,同比增長28.8%,其中,實現利潤1155.9億元,同比增長21%。新興產業發展速度加快,去年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新興產業單位717戶,增加值完成357.4億元,同比增長16.7%,高于全省工業3.1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0.3%。
中國移動數據中心、國裕綠色國際數據中心群、新華(大慶)國際石油咨訊中心、北京京北金融數據處理中心等一批國際國內行業領軍的云計算產業項目在黑龍江省落地啟動,盛源數字新媒體產業園、新華印刷集團新媒體產業基地等以云計算技術為核心的產業園區已破土動工,全省已開工建設云計算、物聯網、數字內容服務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項目53個,籌劃建設21個,總投資407.12億元。工業節能降耗穩步推進,2011年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3%,比確定的目標多下降0.3個百分點;積極推進傳統優勢行業的兼并重組,涉及13個市地、74戶企業的電解鋁、焦炭、酒精、煉鋼、水泥、鐵合金、印染、造紙、煉鐵等9大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發展活力明顯增強
黑龍江省政府與工信部成功簽署了省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全省“十二五”工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基礎,增添了發展活力。
創業辦企業的勢頭良好,去年黑龍江省組織培訓各類創業人員17583人,扶持新創辦和創業初期的小企業10072戶,新辟建中小企業創業基地55個,各級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累計達160個。
成功頒布了黑龍江省歷史上第一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全省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列入國家10個試點之一,評價了600戶成長型中小企業,有力地促進了非公經濟的快速發展。預計2011年全省非公經濟增加值登上6000億元新臺階,增長16%以上。
縣域工業成為新的重要增長極,學習借鑒了遼吉兩省加快縣域工業發展的經驗,制訂了黑龍江省加快發展縣域工業的實施意見,出臺了工業發展、財源建設、民生工作和經濟總量增幅“十強縣”考評獎勵辦法,召開了全省縣域工業現場推進大會,縣域工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國防領域和民用領域的科技成果、人才、資金、信息等要素的交流融合勢頭良好,軍工民品產業呈現逐步加快發展的態勢,一大批軍工科技成果正在轉化為重要的民用項目和產業。去年哈飛Z15直升機完成首飛,Y12F飛機完成6架,大飛機配套的787機翼整流罩已陸續交付使用,謀劃的全省國防科技工業軍民結合產業基地正在推進落實中。
運行保障不斷強化
去年黑龍江省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初步形成了工業大運行格局,建成了重點企業服務直通車平臺,建立了全省工業發展與運行聯席會、工業經濟運行調度例會、工業項目建設會商會、非公經濟發展會商會、行業發展會商會等工作機制,組織實施了專項督導服務制度,成立13個專題督導調研組深入基層和企業加強督促、檢查、指導和服務。
加大了與鐵路、電力、煤炭等單位的協調力度,有效解決了電、煤、天然氣、運輸等難點問題,特別是協調解決了鐵路專用線的整合問題,共有310多條專用線得到恢復開工。與金融機構密切協作,主動謀劃,善于設計概念,推動優良工業資產和項目與銀行、擔保、風投等金融機構對接,初步建立起工業項目和成長型企業投融資服務體系。去年通過開展銀團貸款、工業助保金、互聯互保、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多種形式的融資服務,共為全省工業項目建設和企業經營解決資金232億元。
組織實施了國家“銀河培訓工程”,成功舉辦了第四期“清華大學—黑龍江管理與創新大講堂”,積極組織校企合作對接,著力構建工信系統培訓支撐體系,去年共培訓各類人才6.51萬人次,為企業提供和推薦17.19萬個用工信息。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