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才2月底,但是春旱已經抬頭。
“隨著魚欄咀水庫這個‘大水缸’的建成投用,今年即便出現比2006年更嚴重的旱情,城區和周邊四五個鎮街20多萬人的飲用水供應也是不愁的?!敝貞c市綦江區水務局長董志榮話語中透著沉著。
而魚欄咀水庫的建成,與重慶市創新推出的水利投融資模式息息相關。
水利短板 倒逼改革
時間追溯到2003年,隨著重慶市經濟發展不斷提速,水利成了最薄弱的短板,缺水突出和旱澇頻繁越來越困擾著地方經濟的發展。
當時,這樣一組數據令人印象深刻:重慶市旱澇保收面積人均僅0.18畝,居西部倒數第一;人均蓄引提水能力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28.3%,居西部倒數第一;全市五分之四以上的區縣城市達不到基本的防洪要求,城市建成的達標防洪堤僅192公里,居西部倒數第二;全市病險水庫1475座,病險率50%以上;四分之三以上的農村居民飲水不安全,10余座縣城、近500個鄉鎮存在嚴重缺水問題。
“水利改革就是在這樣的困境中倒逼出來的?!笔兴珠L王愛祖表示,要有效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資金是大難題。無論是依靠中央投入,還是依賴本級財政,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只有通過體制機制改革來尋找出路。
2003年底,重慶市痛下決心改革,成立了市級水利投融資平臺——重慶市水投集團。
以水養水 以電補水
依托市水投集團這一平臺,重慶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確立了“以水養水、以電補水、以經營性收入反哺公益性職能”的總體思路。
實際上市水投集團成立之初只有16.4億元資本金,很難起到實質性的融資作用,真正含金量高的是市委市政府出臺的多項政策:
一是賦予市水投集團土地儲備的職能,主要用于解決區縣財政配套的難題。在水利項目所在區縣開展土地儲備,用土地儲備收益來彌補水利工程建設地方自籌資金的不足,同時承諾土地收益的多余部分也用于當地的水利建設。
以綦江魚欄咀水庫為例,修建該工程需要地方配套資金2億元以上,按照原來“三三四”的投資方式,近40%的資金要靠區縣籌集。而綦江財力有限,無法足額配套。市水投集團成立后,當時的綦江縣政府拿出2000畝土地給市水投集團進行土地儲備,并拿出1萬千瓦裝機電站的資產委托給市水投集團經營,由市水投集團負責修建魚欄咀水庫,該水庫2008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二是為市水投集團配置部分資源性項目,比如水電站、城市供水等,通過經營性收益來彌補公益性水利投入不足的問題。據介紹,目前重慶市已有25個區縣城市的自來水供應由市水投集團負責。同時,按照“小步快走,逐步到位”的原則,逐步提高水資源費的征收標準,增強水利工程的造血機能。
三是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和稅費減免。據介紹,“十一五”期間,市政府落實水利建設資金80億元,是“十五”期間的近10倍。
王愛祖表示,依托市水投集團,重慶水利實現了“政府主導、銀行支持、平臺運作”的融資模式,一舉突破了公益性水利項目的籌資瓶頸。市水投集團充分發揮統籌城鄉水利發展的融資平臺作用,通過土地儲備、收費權質押和發放企業債券等方式,累計完成投資280億元,是“十五”期間全市重點水利工程投資完成額的14.7倍。
先建機制 再建工程
重慶市水利發展突破資金瓶頸后,怎樣管好、用好工程資金,依然面臨著嚴峻考驗。
由此,重慶市提出了“先建機制再建工程”的理念。從前期規劃到工程招投標,從“三公示”再到全程跟蹤審計,不斷建章立制。尤其是主動接受全社會監督,徹底堵住了工程建設的不規范和質量隱患。
以病險水庫整治為例,工程招標公告首先在市級媒體上發布,整個招投標過程在市水利局、市發改委及其他有關行政監督部門共同監督下實施。對有圍標、轉包和違法分包等違規違紀現象的中標施工單位,一經查實,記入誠信檔案,按其違規違紀程度取消其1至3年內的投標資格。重點工程全程審計監督。同時,全面推行開工前、竣工前和違規違紀查處結果的三公示制度,主動接受全社會監督。
與此同時,為激發區縣加大水利投入,市委、市政府將水利工作納入對區縣黨、政領導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同時還積極探索建立政府資金“競標”投入激勵機制。對落實自籌資金較好的區縣,實行項目審批、開工建設和安排市級以上補助資金“三個優先”;對城鎮防洪、城鎮供水項目,實行“定額補貼、競爭立項、政府承諾、社會公示、達標銷號”。有了獎懲機制后,“十一五”以來,重慶市區縣政府通過財政預算、政府信用貸款等,投入水利建設資金近50億元,是“十五”期間的5倍。
此外,重慶市還積極探索“競標投入、先建后補、誰積極支持誰”的激勵機制,探索政府購買或補貼公益性水利服務,通過業主招標、承包租賃、建設總承包等方式,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水利建設。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