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出收購邀約,到三一重工和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簽下收購協議,剛好一個月,而兩家機械制造巨頭的創始人真正洽談并購事宜,僅僅花了兩周的時間。
1月20日,三一重工以3.24億歐元獲得德國“大象”90%股權。為這起收購搭橋的大象CEO Norbert告訴記者:“我現在正在學中文。”他新取的中文名字叫肖毅。
三一重工曾視大象公司為自己的老師。肖毅這次來中國,參觀了三一重工昆山的挖掘機工廠,也去了三一重工長沙總部的廠區,終于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昔日的對手。三一重工是如何把大象公司擠出中國市場,并且在2009年金融危機之后在銷售額方面超越大象公司的,肖毅想通過觀察找到答案。
探營三一重工
肖毅談起中國的市場,有些遺憾:“回顧大象公司在中國市場這幾十年的經歷,我覺得我們本可以做得更好。”
在其專業領域,大象公司占有全球市場的40%,90%的銷售收入來自海外,是除中國以外的市場領導者。但形成反襯的是,大象公司海外收入中國市場的所占比例很小,由于本土巨頭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咄咄逼人的態勢,大象在中國的銷售實際上在步步退卻。 2009年,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效應全面釋放,當時普茨邁斯特的銷售額跌了近50%,與此同時三一重工的銷售額卻飆升了約50%。
肖毅告訴記者:“這幾天,我們參觀了挖掘機工廠,汽車起重機、混凝土泵、攪拌車、攪拌站。我想說的是,我這一輩子看過了非常多的工廠,但是三一重工所有廠房都是一流的,環境非常的干凈,工作環境也非常棒。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挖掘機的廠房,各種材料流動的過程,自動化的程度非常高。”
但與三一重工不同的是,普茨邁斯特要面對歐債危機的陰霾,還有面對強大的工會勢力,員工成本遠比三一重工昂貴。
而兩家公司合并后,原來的問題變成了優勢,普茨邁斯特的業務一直集中在灰漿、混凝土機械這個領域,借助三一重工的產業鏈優勢,普茨邁斯特有能力覆蓋更多的產品線。一些零部件生產還可以從德國或者其他國家轉移到中國來,這是降低成本的好辦法。
三一重工從合并中獲益更多,在控股大象公司后,一夜之間,其海外銷售擴大了三倍,并獲得了大象公司全球的分銷和售后服務網絡。
中德閃婚的牽線人
肖毅將三一重工收購普茨邁斯特看成是“互相愛上,很快就結婚了”。但這畢竟是一個來自中國的公司和德國家族企業之間一次數額巨大的并購行為,在廣泛關注中,德國媒體以為這是中國來的暴發戶,而中國方面則懷疑普茨邁斯特急于出手是不是財務出狀況了?
“我們在2009年遭受的損失比較大,但很快就走出了陰霾。”肖毅說,普茨邁斯特在目前階段尋求并購對象,是一個策略性決定。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