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歐洲對華投資大幅減少拖累,2月中國外商直接投資(FDI)同比漲幅連續第四個月下降。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日在例行發布會上透露,2月FDI金額為77.26億美元,同比(較上年同期)下降0.90%。1-2月累計看,FDI金額為177.23億美元,同比下降0.56%。
在利用外資減速的同時,中國對外投資則增速明顯,今年前兩個月同比增長四成。
一般而言,對于中國等注重引進外資的發展中國家來說,FDI的多寡和經濟增速有著密切的關系。也因此,在當前外圍經濟不振的大背景下,FDI數據備受關注。
歐洲對華投資大幅減少
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FDI金額為77.26億美元,較1月的99.97億美元減少22.71億美元,并創自2010年11月以來16個月的新低。
不過,具體分析這一數值的話可發現,這一數值基本符合市場預期,比如,興業銀行(601166,股吧)此前就預測2月FDI介于75億-85億美元之間。興業銀行發布的報告認為,這與2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再現貶值預期有關。顯見的是,去年12月,人民幣貶值預期旺盛之時,曾出現過外資大量流出的情況。
而商務部此前則曾多次表示,中國實際利用外資增速放緩,最主要的原因是全球經濟復蘇步伐放緩,一些主要的發達經濟體,如美國、歐盟經濟增長乏力,企業投資決策更加謹慎,全球跨國投資減少。
從2月的情況看,這一因素仍在延續。在1月大項目資金集中到位影響消失后,來自美國的FDI增速迅速回落,由1月的29.05%大幅回落至前兩個月累計0.87%;來自歐盟27國的投資也繼續下降,前兩個月的累計降幅達到33.32%。
從產業結構看,2011年拉動FDI增長的服務業,成為近期拉低FDI的主要領域。
綜觀分析人士的評論,3月FDI同比繼續下降估計仍是大概率事件。一方面,歐債危機仍然沒有緩解;另一方面,去年2月FDI增78億美元(去年春節在2月份),而去年3月FDI增125億美元,基數不同可能也會決定下月FDI仍是下降趨勢。
中國對外投資激增
和FDI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境內投資者對全球97個國家和地區的706家境外企業,累計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74.35億美元,同比增長41.1%。
沈丹陽表示,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據商務部統計,非國有企業(主要是民營企業),占中國對外投資流量的比重逐年上升。去年,非國有企業占中國對外投資流量約44.4%。
沈丹陽稱,商務部將加強和有關部門的溝通,按照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簡化對外投資的審批手續的要求,進一步推進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促進對外投資的便利化。
對于各界十分關心的貿易逆差問題,沈丹陽也做了回應。
沈丹陽解釋說,今年1-2月,中國累計實現貿易逆差41.5億美元,主要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春節后一段時間的進口到貨比較集中和活躍,加上去年2月受春節長假影響,進口基數偏低,因而今年2月進口增速較高,為貿易逆差產生的直接原因。他說,貿易逆差應該不會持續,全年仍為順差。
海關總署3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當月,中國貿易逆差達315億美元,為至少10年來最大單月貿易逆差。
希望歐盟放棄航空碳稅
商務部昨日還回應了近期各方關注的兩個熱點問題。
在被問及商務部對航空碳稅的看法時,沈丹陽表示,對航空運輸的限制必將對國際貿易產生重大影響。歐盟單方面將國際航空納入排放交易體系,將造成國際航空市場的競爭扭曲,進而影響國際貿易的發展。
“中方希望歐盟能從大局出發,放棄單邊行動,避免造成國際貿易的摩擦,影響國際貿易的發展。”他認為,“這種做法不僅對非歐盟國家不利,也將對歐盟自身產生消極影響。”
另外,提及美日歐同時向世貿組織(WTO)起訴中國控制稀土出口的問題,沈丹陽重申,中方對原材料出口的管理是正當的,主要是為保護資源和環境,而無意限制貿易自由,更無意通過扭曲貿易的方式保護國內產業,“我們的政策目標是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
沈丹陽同時透露,已收到美日歐提出的磋商申請,預計“磋商應該很快就開始”。
商務部此前發布數據顯示,中國2012年的稀土出口配額總量仍與2011年基本持平。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