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經濟放緩可控 7.5%的意義在于長期考量
日前,摩根大通(JPM)首席亞洲和新興市場策略師阿德里安-莫瓦特(Adrian Mowat)稱,中國經濟已經處在所謂的“硬著陸”進程中。
對此,國內經濟學家表示,中國政府主動調低經濟增長目標,是順應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現實選擇,目的在于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確保經濟可持續增長,并不意味著中國經濟“硬著陸”。
近日世界銀行對中國經濟的最新預測表明,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分別為8.4%和8.3%,IMF則預計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將分別增長8.2%和8.8%。
從去年開始,看空中國經濟論調不絕于耳,這些論調認為,在歐美經濟復蘇放緩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速已經開始放慢,部分小企業經營環境趨緊,一些城市高高在上的房價上下兩難,通脹壓力揮之不去。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對國民經濟增速的預期目標調整為7.5%,這是我國政府8年來經濟增長預期目標首次低于8%,對于這一預期目標的調整,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表示,盡管中國經濟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中國經濟繼續增長仍然具有良好的基礎,調低增速是為了實現更好發展。
不少經濟學家表示,近年來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尤其是全球總需求下降使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國經濟趨于放緩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增速放緩并不代表著經濟“硬著陸”,0.5%的微調,退半步是為了進一步,關鍵是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即將迎來的經濟放緩是可控的,并且會帶來健康的結果。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有些危言聳聽。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厲以寧近日表示,7.5%的增長率是合適的,中國不能單純走過去的那種不講效益、不講結構而單純地使經濟增長上去的道路,目前要在增長過程中調結構。我們國家2012年的方針是“穩中求進”,其核心就是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
而剛剛卸任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認為,今年GDP的增長率預計還會突破8%,雖然說政府現在把目標設在了7.5%,實際上這只是在給地方政府釋放一個明確的信號,告訴他們究竟如何來把脈現在的GDP增長,要把質量、把可持續增長放到首位,不要追求短期的增長。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