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發改委、財政部、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等十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作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外貿轉型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意見》明確,鞏固貿易大國地位,推動貿易強國進程,是我國外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向貿易強國邁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作為貿易大國的地位逐步確立,但我國外貿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存在,迫切需要轉變外貿發展方式。
《意見》指出,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主動適應國際經貿格局變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貿易強國進程的戰略舉措,要以調結構、促協調為重點,深入實施科技興貿、以質取勝、市場多元化和“走出去”等重大戰略,強化改革意識、開放意識、創新意識、發展意識,著力提升外貿發展傳統優勢,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外貿新優勢,提高外貿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促進外貿可持續發展。
《意見》明確,鞏固貿易大國地位,推動貿易強國進程,是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外貿發展的目標,要堅持出口與進口,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外貿與外資、外經,外貿與內貿,多種所有制主體以及東部與中西部協調發展,著力提高出口商品和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提高行業協調和政府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制訂的能力,進一步優化外貿主體結構、商品結構、市場結構和貿易方式結構,實現外貿全方位發展。
為切實保障我國外貿轉方式戰略目標的實現,《意見》還從財稅政策、金融服務、貿易及配套政策以及管理體制、貿易摩擦應對機制等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體制機制保障。
培育重點行業轉型基地
《意見》強調,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主要任務包括:優化外貿國際市場和國內區域兩個布局,加快外貿轉型基地、貿易平臺和國際營銷網絡建設,提高出口商品質量,提升加工貿易,加快“走出去”帶動貿易,發展邊境貿易和服務貿易,促進貿易平衡,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
其中,在外貿轉型基地建設上,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規劃布局,依托產業集聚區,加快培育一批農產品、輕工、紡織服裝、醫藥、五金建材、新型材料、專業化工、摩托車、機床、工程機械、鐵路機車、電力裝備、電信設備、軟件等重點行業專業型基地;依托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以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培育一批綜合型基地;依托生產型龍頭企業,培育一批企業型基地。此外,繼續推進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國家船舶出口基地、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設。
為促進貿易平衡,《意見》重點強調了加強和改進進口工作的一系列舉措,其中包括利用進口信貸、進口擔保,為企業擴大進口提供融資便利;推動先進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拓寬進口渠道,提升大宗商品的國際市場定價權,完善戰略資源儲備體系;利用關稅優惠等政策手段,鼓勵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及零部件、能源和原材料進口等等。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