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轉空間有限,轉型投入較大,兩難之時,中聯選擇聚焦核心主業
“在現有的資源條件下,中聯重科無法同時支撐工程機械和環保產業兩塊業務的高速發展,因此,公司決定集中優勢資源,在環衛機械業務增長較快、資產收益率較高時溢價出售,助推工程機械主業跨越式發展?!敝新撝乜聘笨偛脤O昌軍如此解釋。
按照孫昌軍的說法,雖然環保產業市場誘人,但環保產業細分業務板塊裝備制造、工程服務和投資營運,中聯重科僅涉足了裝備制造業務板塊的部分產品制造。而裝備制造的收入貢獻率很低,工程服務和投資運營才是環保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據悉,全球排名第三的美國惠明公司,2011年其營業收入約840億元人民幣,實際運營著429個垃圾收集站、366個垃圾中轉站、289個填埋場、17個垃圾發電廠、138個垃圾回收廠和85個填埋場廢氣利用項目。
目前,中聯重科所涉足的環衛機械這一塊,已經面臨發展的“天花板”。中聯重科環衛機械的主導產品道路清掃機械在全國的市場占有率已接近60%,未來進一步提升空間有限。垃圾收集與運輸機械的全國市場規模約80億元,中聯重科的市場占有率約10%,垃圾收集與運輸機械市場的規模雖然相對較大,不過,生產廠家眾多,大多省份都有本地制造企業,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產品毛利率低。如果僅局限在環衛機械這一領域,發展空間也是很有限的。
因此,要做大做強環衛業務,中聯重科務必進行戰略轉型,拓寬產品鏈,延伸產業鏈,實現盈利模式從設備制造向公用事業運營的轉變,才能從一個百億收入的空間進入到一個千億收入的空間。
然而,企業要進一步做大環衛板塊,已面臨從單一設備制造向工程服務和投資運營等新領域轉型的節點。而轉型的關鍵就是要進行高投入。這一方面是大量的資金的輸入,據了解,一個日處理量1000噸的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投資約為4億元,一個日處理量200噸的污泥處理廠的投資約為7000萬元,一個日處理量100噸的餐廚垃圾處理廠的投資約為1500萬元這還不包括廠房等固定資產的投入;另一方面,還需要在研發、市場、營銷等方面進行更多投入。
目前,中聯重科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混凝土設備制造商、世界第一大塔式起重機制造商、中國第二大汽車起重機制造商。在未來5到10年,中聯重科的工程機械主業參與國際競爭,也需要投入足夠資金與資源,在汽車底盤、發動機、液壓傳動系統等關鍵零部件和總成上實現突破,以形成工程機械價值鏈的完整閉環,扭轉受制于少數跨國企業的局面。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