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價改提速 專家稱打破壟斷關鍵看政府
國辦3月27日發布了《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指出要穩妥推進居民階梯電價改革方案,完善水電、核電及可再生能源定價機制,逐步理順煤電價格關系。完善成品油價格改革,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和調整各地水資源費征收標準,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有觀點稱,改革成品油定價機制的關鍵是打破壟斷,讓更多的民間資本參與市場競爭。對此,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當前的行業壟斷是政府造成的,打破壟斷還要看政府怎么做。林伯強稱,一直以來,政府并沒有說要把民間資本趕出去,相反,政府說要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這個行業,但現實是他們無法跟中石化、中石油競爭。“所以說這個問題關鍵還要看政府怎么做。”
資源產品價格改革既關系能源行業,又與民生密不可分。在今年兩會期間,廣西人大代表團提交的《關于天然氣定價機制市場化改革過程中加強反壟斷工作的建議》中指出,在天然氣價格改革的同時,積極推進天然氣全行業的市場化改革,打破上下游一體化的壟斷,鼓勵公平競爭,真正做到“兩頭放開,管住中間”,實現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的長效目標。
亞洲扮演重要角色 或再次面臨輸入型通脹
博鰲亞洲論壇近日發布了《亞洲經濟體競爭力2012年度報告》和《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2012年報告》,為亞洲經濟預警。
報告指出,亞洲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逐漸增強,在改變世界經濟版圖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亞洲雖經歷金融危機沖擊,但經濟依然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此外,亞洲國家和地區間經濟一體化、相互依存程度不斷加深,區域內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顯著增長,證券投資及經濟周期不斷同步性也達到一體化。
但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表示,歐美需求的下降對出口導向型的亞洲發展模式構成沖擊。在全球新一輪寬松大潮降至的環境下,亞洲或再次面臨輸入型通脹問題,亞洲應正視外冷內熱的經濟現狀,調整經濟結構,提振內需因應。“歐債危機給亞洲各經濟體提出了加強亞洲區域內經濟貿易投資合作的緊迫性,加快對外經濟合作關系多元化的緊迫性。”周文重說,在這樣一種經濟形勢和氛圍下,“變革”“轉型”“結構調整”“可持續發展”成為關注重點。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