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期間,參會嘉賓表示,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背景下,歐美企業釋放出希望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資并購的信息,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需要熟悉海外市場環境,尤其是司法環境,否則將存在較大風險。
香港中國商會主席陳經緯表示,總體上看中國企業“走出去”規模小,仍處于“初級階段”。隨著經濟全球化向縱深發展,內地經濟增長與企業發展正遭遇資源、市場、環境等因素瓶頸限制。但中國企業“走出去”正面臨諸多挑戰,需要政府、商會與企業相互配合。他建議將香港建設成主要的人民幣離岸中心,推助人民幣國際化。“中國外匯儲備已經達3萬多億美元,目前歐美等國企業也釋放期待中國投資并購的信息。”他說。
中國投資公司監事長金立群表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需要與投資地國家、企業及社區積極溝通,多強調互惠雙贏,為投資地帶來的就業增長、稅收增幅、社區共建等前景,不要將“戰略投資”、“長期規劃”等口號掛在嘴邊,要多理解文化間的差異。
論壇期間,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表示,希望了解中國企業赴美開辦運營單位時的擔心與挑戰,以便向其介紹如何到美國去投資。
國資委員副主任邵寧表示,“走出去”進入國際市場是一個國家在特定經濟發展階段必然的過程,現在中國已經達到這個階段。但是目前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不足,缺乏熟悉海外市場的人才,尤其是對司法環境缺乏了解。
“比如美國投資環境相當規范,有很多法律支撐。但是中國企業相關方面還不夠熟悉。所以對于中央企業走出去,到美國及其它國家投資,必須提升自身國際化經營能力,有相關人才熟悉當地投資環境,否則潛在風險較大。”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