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國家形象和消費者安全
“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舉足輕重的零部件,使用偽劣假冒軸承產品對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所產生的嚴重安全隱患是不容忽視的。”上海海關關長黃勝強說。
“假冒偽劣軸承在外觀上與真品十分接近,非專業人士根本無法有效甄別,但假冒軸承一般在精度和強度方面與正品相差甚遠,會迅速老化和失效,極有可能危及到企業和消費者的安全。”上海海關法規處處長周培榮舉例說,有一家煉鋼廠因使用了假軸承,造成煉鋼設備發生異常,鋼水外濺;有網友爆料,其駕駛的汽車在高速行駛中因使用劣質軸承導致交通事故,事后檢查得知,該劣質軸承是舊軸承經過翻新后的假冒品。世界知名軸承公司瑞典SKF公司介紹,曾有一艘貨輪,在航行途中發動機突然發生故障停機,導致貨輪失去動力漂浮在大洋上。后經緊急搶修,發現造成這一故障的竟是例行檢修時剛剛換上僅14個小時的假冒SKF軸承。
此外,假冒偽劣軸承產業鏈的長期存在,將極大地消耗我國有限的自然、工業資源,并污染環境,使得當地政府無法有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助推當地企業設立創新機制,推動當地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產業升級。
假冒軸承活動向內陸西部蔓延
據上海海關調研發現,盡管海關、公安等執法部門在打擊制售假方面付出了長期和巨大努力,但是作為傳統制假冒軸承的重災區,如山東臨清、聊城、天津、浙江慈溪、廣東佛山等地假冒形勢依然嚴峻,假冒軸承活動有向內陸、西部地區蔓延的趨勢。
一些軸承制售假活動呈現化整為零、分工細化、家族化、作案手段隱蔽、反偵查能力增強的特點,使打擊難度與打擊成本增大。而網絡售假日趨嚴重,取證困難、涉案金額小,難以定案。特別是隱性的地方保護主義以及知識產權違法、犯罪成本過低,導致制售假冒軸承出現反復現象。此外,刑事案件輕刑、緩刑比例較大,量刑標準不統一,以罰代刑現象時有發生,給打擊知識產權犯罪帶來一定難度。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