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勝區某樓盤售樓部,大廳內空蕩蕩。據銷售人員介紹,公司為加快回籠資金降價銷售,降價幅度為20%~30%,但賣得并不好。其他樓盤也普遍是這種情況,新盤推出會受到影響,靠高利貸支撐的中小開發商很難再做下去了,但“全面停工、樓市崩盤”的說法也不準確,現在政府工程、保障房,還有一些像伊泰這樣大型煤企下屬公司的項目都還在推進。
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數據,2月份,鄂爾多斯市樣本價格中位數為5100元/平方米,房價環比降0.2%。鄂爾多斯2011年統計年鑒顯示,去年該市商品房銷售額213.2億元,同比下降15.3%。和全國很多地方一樣,用“有價無市”來描述當前鄂爾多斯樓市更為恰當。
有意思的是,無論是王榮強還是記者隨后接觸到的本地人,都幾乎堅定地認為未來房價還會繼續上漲。理由很簡單,鄂爾多斯有煤炭、稀土、天然氣,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全國平均增速2~3倍,而當地人儲存財富的辦法就是買房子和車子,因此,他們眼中總有個外界看不懂的“故事”。
數據顯示,該市城鎮居民人均居住房建筑面積38平方米,每百戶家庭擁有汽車54輛,均為全國之最。
然而,也有另外一個數據,去年鄂爾多斯房地產開發施工面積4122.4萬平方米,激增31.3%,但包括下屬區旗在內的常駐人口僅199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7%。,蓋樓速度大幅領先于人口增長速度。
經過高利貸浩劫的鄂爾多斯人是否能夠消化掉這龐大的庫存,是個巨大的問號。
擺脫傳統模式過度依賴
鄂爾多斯房地產現象并不孤立,該市7旗1區,總面積8.7萬平方公里,地下埋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已探明煤炭儲量1496億噸,占全國的1/6;天然氣探明儲量8000多億立方米,占全國的1/3。由于外運成本太高,這塊資源過去一直未被發掘。
直到2003、2004年國內煤炭市場第一輪爆發,長期低迷的煤價達到200元/噸以上,鄂爾多斯煤炭才開始具有商業價值。緊隨其后,房地產市場于2005、2006年啟動。背后是政府大規模、高補償的農牧民拆遷安置,大手筆城市建設,以及地方國企的深度介入,同時還有社會大量沉淀資金的合力推動。在這一時期,民間借貸開始活躍,大批像王榮強這樣的人跟著參與。
來自于煤炭的財富也通過房地產、高利貸等渠道,流向城鄉居民,刺激消費投資,實現了煤炭資金的就地消化。這樣一來,鄂爾多斯樣本就有著不同的意義。有了房地產這個關鍵環節,鄂爾多斯以土地為紐帶,推動了城市的經營發展。它不在財政體系之內,地方政府長袖善舞。而當地民間資本,也被控制在狹小范圍內,不像溫州資本那樣四處亂竄。
據鄂爾多斯市政府公開資料統計,該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002年僅為11.5億元,到2011年為346.3億元,9年時間增長了30倍。作為對照的房地產數據,同期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由3.68億元增至457.8億元,增長了124倍。可見房地產市場一旦熄火,地方財政將面臨不小的壓力。
在此情況下,煤炭產量、價格,以及如何將煤炭資金進一步轉化為地方所用,對維持鄂爾多斯模式至關重要。
2002~2011年期間,該市煤炭產量從0.63億噸增長到5.79億噸,同期國內煤炭均價(5500大卡動力煤)從150元/噸,上漲到最高的850元/噸,但自去年下半年,受鋼鐵業過剩及發電量下降影響,煤價連跌17周,低至770元/噸。另外形成沖擊的還有澳大利亞進口煤。目前鄂爾多斯煤炭運輸到中國南方已不具備價格優勢。
根據鄂爾多斯市規劃,今年將加快推進地方煤炭行業的整合,要求相當比例煤炭通過新設立的內蒙古煤炭交易中心進行銷售。這些舉措在外界看來,都是為經濟轉型爭取時間。而在中長期,該市“十二五”目標將非煤產業占GDP的比重上調至70%以上,發展現代服務業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記者走訪期間,常常見到正在熱火朝天建設的各類新型園區,也親身感受到當地招商和發展高新產業的強烈沖動。為了吸引項目,地方甚至拿出煤礦作為嫁妝。
但在鄂爾多斯從事工程機械生意的劉云通看來,鄂爾多斯缺水,也缺少合適的產業工人和高端技術人才,生活成本對外地人來說太高。耗水、耗人工的產業其實都不太好發展。目前已經引進的云計算、汽車、高端裝備制造能否盈利不得而知。但豐富的民間資本確實為金融業發展提供了基礎,這或是地方經濟轉型的最佳選擇。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