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德國五大展會城市之一,每年有多個國際專業博覽會在漢諾威“你方唱罷我登場”。而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更因中國總理溫家寶的到來而顯得更加非比尋常:當世界經濟徘徊在復蘇乏力的十字路口,中國和德國這兩大制造業巨頭的聚首分外引人注目。
4月23日中午,一輛停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會議中心外的大巴車上,溫家寶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同車而坐。就在這之前,中德兩國總理剛剛結束了在中德工商峰會上開幕式上的致辭,而此刻他們將同車前往德國大眾公司的總部所在地沃爾夫斯堡。這樣的乘車安排,前所罕見。
在大眾總部,兩國總理出席了中國兩家汽車企業和大眾有關合作文件的簽字儀式,溫家寶還在默克爾的陪同下參觀了大眾汽車新車展示,并親自演示了電動車充電。
加強汽車企業合作的背后,是對實體經濟的高度重視。溫家寶22日出席漢諾威工業博覽會開幕式及中國伙伴國活動,向世界宣示了中國發展實體經濟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中國和德國這兩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業大國緊密合作,協同推動全球工業界對話與合作,必將對世界工業的創新與發展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溫家寶如是說。
自2005年上任以來已經五次訪華的默克爾則表示,歐洲將進一步推進改革和一體化進程,注重發展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德方愿推動歐盟加強與中國的合作。
中國和德國同為制造業大國,當然,中國和德國相比仍有差距。溫家寶坦承,“中國制造”總體上還處于國際產業鏈的中低端,產業發展模式粗放,市場競爭力不強,科技創新能力不足,資源利用效率不高。
轉型,是“中國制造”的不二選擇。而中國的轉型之路是開放的。溫家寶在中德工商峰會開幕式上說,中國歡迎德國企業加大對中國高新技術領域、服務業和中西部地區的投資,希望兩國企業繼續加強在汽車、化工、機械等傳統領域的投資合作,并逐步向高端制造業等領域拓展。
溫家寶也積極回應外界關于中國投資環境的疑問。“中國將繼續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擴大市場準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在自主創新產品認定、政府采購等方面對所有在中國依法注冊的企業一視同仁,為各國企業營造一個更加公平、透明、穩定、可預期的發展環境。”溫家寶堅定承諾。
德國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曾說過,生產財富的能力比財富本身更為重要,它不僅確保擁有財富,使財富增值,而且還能彌補那些失去了的財富的損失。中國已經走在從“制造”向“創造”邁進的路上,建交40年的中德兩國無疑具有巨大的互利合作空間,這樣的合作,正如溫家寶所說,“不僅對兩國發展有利,對中歐有利,對世界繁榮與穩定也有利。”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