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業咨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認為,雖然中國的工程機械制造廠家在收入增長和盈利能力方面已經超過全球行業平均水平,而且一些民營企業通過海外并購活動,進一步加強了行業地位,但是海外并購本身,并不能一蹴而就地解決中國工程機械設備產品尚需提升提高的問題。
艾睿鉑(AlixPartners)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的工廠機械行業在2006年至2012年期間實現了20%的年度增長之后,2012年到2015年期間,每年的增長預計達到33%。
根據中國統計局、《聯合國展望》的數據,處在城市化進程加速期的中國,對于機械工程設備的需求將進一步增長。艾睿鉑(AlixPartners)認為,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正在推動這個行業的機械化的趨勢。
目前,中國幾乎占據了全球機械設備銷售數量的六成。中國的民營企業已經進入了國際市場,而中國經濟的穩步增長,也吸引了國際的工程機械企業加大在中國的業務。
艾睿鉑(AlixPartners)全球重型設備業務負責人Francesco Barosi表示:“一些中國企業已經實現了全球規模,而一些并購活動,比如三一重工收購普茨邁斯特,將有助于這些企業的全球擴張和產品線的提升。”
但是,艾睿鉑(AlixPartners)的董事吳晶輝指出,國內企業面臨著幾大難題,是能難通過海外并購的一個交易活動,來迅速實現產品的提升。“一個是液壓技術,這個始終是難啃的骨頭,掌握核心技術的就這么幾家,日本幾家,德國幾家,它們沒有愿望去被收購;第二是精密加工,這個并不是通過收購就能馬上獲得的,你可以買來幾個人,買來幾張圖紙,但是你買不到體系化的精密加工能力;第三是制造管理,國內的工廠進步很快,但是加工過程中的紀律性、庫存管理、成品率,還是有差距。”
吳晶輝建議,國內企業一方面需要開發培養基礎技術,另一方面需要通過國際交流和海外招聘,避免走一些彎路。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