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淡水河谷拒絕中遠集團船隊運貨開始到現今中遠集團欲上訴到中國商務部,淡水河谷與中國船運公司間的矛盾開始逐漸升級。
對此,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航運市場分析師、航運市場分析部副主任張永鋒向記者指出,淡水河谷意欲打造巨型船隊通過規模效應和控制上下游供應鏈來增強自身的國際礦石出口優勢,爭取更多的控價權。
淡水河谷向三方施壓
據5月9日消息,中國最大的干散貨船運營商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COSCO,簡稱中遠集團)表示,淡水河谷公司(ValeSA)拒絕使用中遠集團船隊,以抗議中國政府禁止該巴西礦業公司巨型散貨船停靠中國港口的行為。
張永鋒認為,淡水河谷此舉更多的是作為對中國港口、航運企業、鋼廠三方施壓。同時可能是考慮其通過巨輪運到馬來西亞再中轉到中國的鐵礦石成本,對比船隊直接運輸到中國要高。
其實,早在淡水河谷預購船組建船隊的時候,就曾遭到中國航運業的一致反對,認為這會加劇運力過剩的壓力。但是,淡水河谷仍舊堅持組建了自己的船隊。
張永鋒分析,淡水河谷此舉是為了保障自身承運計劃的順利實施和提高自身船隊承運比例,同時通過減少中國遠洋運輸比例,減少鋼鐵企業對其運輸的需求依賴性。
有報道稱,巴西淡水河谷利用多種借口拒絕使用中國船隊已達2個月,致使中國船隊遭受巨大損失。
中遠集團總經理馬澤華則向媒體公開聲明:“巴西礦山企業最近的一系列行動都是不合理的,我們認為他們作出決定的依據是中遠集團游說政府不要接受淡水河谷"Valemaxes"巨型船掛靠碼頭。”
馬澤華表示,正在考慮向中國商務部提出投訴。他還稱,淡水河谷公司,在過去兩個月抵制使用中遠集團的船隊,即使從別家租用更貴的船只也在所不惜。
同時,馬澤華稱,Valemax巨型貨船幾乎和紐約的美國銀行大廈一樣大,因此,中遠集團對其安全性表示擔憂。淡水河谷計劃至少斥資80億美元建造35艘巨型散貨船,這一計劃會產生新的競爭從而有損船東們的利益。
馬澤華表示:“我們認為淡水河谷公司設計建造的載重為400,000噸的巨型鐵礦石運輸船缺乏安全性。幾年后,我們或許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安全問題。”
據彭博社報道,淡水河谷正努力獲得進入中國港口的許可,而目前已有10艘Valemax巨型貨船投入運行。
爭取鐵礦石控價權
有媒體報道,巴西副總統米歇爾·特梅爾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今年二月曾就Valemax巨輪一事進行了商討,如今這一問題已成為導致中巴緊張關系進一步擴大的原因之一。
此外,還有專家分析,淡水河谷的作為是為了提高鐵礦石的議價能力。
張永鋒向記者談到,淡水河谷打算自建19艘40萬噸級礦砂船,同時計劃通過長期租約獲得另外16艘同類型礦砂船的經營權,其一方面是由于他們看好中國龐大的礦石進口量和未來的鐵礦石進口增長,另外一方面是由于淡水河谷受運距較遠的影響,其與中國的礦石貿易不斷受到澳大利亞主要礦石的威脅,并且由于運費相對較高的原因,其鐵礦石價格并沒有優勢。因此,淡水河谷意欲打造巨型船隊通過規模效應和控制上下游供應鏈來增強自身的國際礦石出口優勢,爭取更多的控價權。
淡水河谷公司稱,由于鐵礦石價格下跌及暴雨導致產量下降,1季度凈利潤下滑44%,從去年同期的創紀錄水平68.3億美元降至38.3億美元,為連續第三季度同比下降。
反常的降雨天氣加大了季節因素對收入及成本的影響,1季度鐵礦石產量為6999.4萬噸,同比下降2.2%,季比降15.6%;鐵礦石和球團礦發貨量同比降4.2%至6520萬噸。
與此同時,鐵礦石價格走低導致經營利潤率收窄、利潤及現金流水平低于預期。因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鐵礦石需求下降,去年10月份礦價降至116.9美元/噸,為2009年12月份以來最低水平,而去年1季度的價格高達191.9美元/噸。有分析師預計,淡水河谷今年全年凈利潤將從去年的229億美元降至182億美元。
公開數據顯示,淡水河谷1季度銷售額下降16%至111億美元,鐵礦石平均銷售價格降13%至109.26美元/噸;鎳銷售量同比降3.4%至5.6萬噸,銷售價格降27%;銅發貨量增9.4%至5.8萬噸,銷售價格降19%。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