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京首鋼重型汽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勇
礦用設備市場無疑將成為中外工程機械大腕兒們“淘金”的新領域。與其他企業“白手起家”組建新工廠新團隊模式不同的是,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柳工機械)牽手中國礦山領域知名企業北京首鋼礦業、收購首鋼重汽42%股份的模式無疑是條不錯的捷徑,這起并購一直被業內稱道。然而,人們更關心的或許不是并購本身,而是并購帶來的市場及雙方企業的變化——并購以后,柳工機械礦用車將如何發展?雙方對于全球及中國市場如何看待?
近日,北京首鋼重型汽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勇接受媒體記者專訪,對于礦用設備市場及柳工礦用設備今后的發展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合作解讀:
產業鏈與服務的良好結合
回顧兩家合作歷程,去年9月,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與首鋼礦業公司戰略合作并正式收購首鋼重汽42%股權。以首鋼重汽項目的合作為基礎和紐帶,柳工機械與首鋼礦業公司進一步確立礦山機械行業的長期戰略合作關系。今年1月5日,北京首鋼重汽新廠正式建成,新工廠囊括了全部礦用車制造生產工序,以流水線方式布局規劃,配備了國際一流的專業生產加工設備,成為目前國內第一條自主設計的礦用車制造生產線。
業內人士認為,首鋼重汽作為中國礦用車領域領先的民族品牌,可在柳工為客戶提供全套工程機械及礦用機械解決方案方面提供重要支持。依托遷安市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環境,雙方攜手將在各相關方合作共贏,以創新精神、創業理念,探索礦山機械相關產業。
作為本次戰略合作的直接參與者,崔勇認為:雙方各具行業的產業優勢與管理優勢,合作是非常好的產業鏈結合與服務的結合。“柳工機械是工程機械行業的佼佼者,是工程機械行業內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有良好的機械制造行業管理經驗。而首鋼礦業公司是大型鋼鐵企業,是良好的市場與生產資料的提供者;首鋼重汽是雙方合作的結合點,也可以說是優勢互補,強強聯合。雙方結合不僅加強雙方抗風險能力,還是落實國家政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很好的探索。”他表示,通過雙方共同努力,本次合作一定會成為創造不同行業、不同區域、不同發展方式的良好典范。
“淘金”礦用領域 是探索也是戰略
雙方合作,優勢資源如何相互滲透?崔勇認為,通過合作,柳工增加了礦山機械這個新產品業務板塊,其產品目錄更加全面。放眼當前的機械行業,企業競爭非常激烈,差異化服務與全面解決方案已成為大型企業提高競爭力的主要方式。柳工倡導“提供企業全面解決方案”,新產品的增加會有效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
他介紹到,首鋼重汽自1999年成立發展至今已有十個成熟車型,目前正在研發240噸以上特大型礦用車等車型,“柳工在工程機械產品方面的技術創新強大,研發基礎雄厚,柳工機械入股首鋼重汽將進一步提升技術研究能力,將迅速提升總體目標的實現步伐。”透過此次合作可以看到,柳工正在探索新的合作發展方式,而從戰略布局看,不僅是產業的延伸,也是開疆辟土的探索。
而首鋼礦業公司是中國礦山的名牌企業,其專業生產礦用車已有十幾年的歷史,礦用車的發展已成為首鋼礦業公司提升裝備制造業的著力點之一。在強化鋼鐵資源主業的發展過程中,首鋼礦業以礦用車的使、管、修為基礎,不斷積累經驗,大膽構思,成立北京首鋼重型汽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柳工的進駐,借力其優秀的機械制造管理經驗等優勢,必將加快促進首鋼礦業自身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同時,柳工機械也將以首鋼重汽為切入點,壯大產品線,實現更大戰略構想。
崔勇表示,柳工的內在機制激發的成長性很好,牽手首鋼重汽是從實質上開始進軍礦山設備,已經從行業制造向產業鏈延伸的戰略角度開啟礦山機械領域的制造事業,正在向為企業提供解決方案來實現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發展。
對于首鋼重汽今后的發展規劃,崔勇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中國先進、世界知名的制造研發企業’,以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為出發點,集合柳工與首鋼礦業的合作優勢,通過全體員工的努力,發揮自主研發、自主創造的能力,為民族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礦用市場解讀:
礦業開采市場——需求平穩增長
業內專家認為,當前中國礦山市場的主要基調是需求平穩增長。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表示,重要金屬礦產資源開采總量保持平穩增長,為鋼鐵冶金和有色金屬工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資源保障。2015年,國內鐵礦石年開采量達到11億噸以上,銅達到130萬噸以上,鉛鋅達到700萬噸以上,礦產資源開采量將在一段時期內呈現穩定增長的發展態勢。合理開采適應地區經濟發展需要的建材等非金屬礦產,實現礦山布局與城鄉建設、土地復墾和環境保護的有機銜接。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