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陸續出臺,除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重現回落態勢讓人稍感安心外,投資、消費、出口、工業生產和財政收入等數據均表現不佳,內外需疲軟態勢進一步顯現。分析人士預計,為防范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風險,穩增長政策加碼迫在眉睫。
投資、消費和出口被稱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海關總署公布數據,4月份投資、消費和出口增速全部出現回落。數據顯示,1-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2%,增速比1-3月份回落0.7個百分點;而消費同比名義增長14.1%,出口同比增長4.9%,分別較3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4個百分點。此外,4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也大大低于預期,同比實際增長9.3%,增速創近三年來的新低,比3月份回落2.6個百分點。
鑒于上述數據均不樂觀,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指出,未來經濟增速仍會繼續放緩,經濟的底部或將推遲到二季度出現。
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為8.1%,若經濟增長繼續放緩就意味著經濟增速逼近8%,甚至有可能"破八"。
"政策放松迫在眉睫,按照工業增加值來看,對應GDP增速應該只有7%左右,遠低于今年制定的7.5%增速的底線。預計很快就會有穩增長政策出臺。"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說。
李慧勇指出,穩外貿、穩增長政策加碼迫在眉睫。國家將通過調整出口退稅率、穩定匯率、加大對外貿企業金融支持力度等政策來穩定出口;通過加快實施水利、電力、環保、高鐵、軌交、電信、保障性住房等投資來穩增長。
唐建偉也表示,央行可能通過降低存準率來進一步釋放流動性,而銀行也可以通過擴大貸款利率下浮程度來支持實體經濟。財政政策中結構性減稅還有空間,包括支持小微企業的政策等都可以推出。
此外,財政部昨日公布數據顯示,4月全國財政收入完成10774億元,同比增長6.9%,增幅較3月降低近12個百分點,近年來首次跌破全年預算增速。而財政支出方面亦呈現趨緩態勢,總體來看,"定向發力"仍將是未來財政政策主要方向,而交通運輸基建被認為是未來拉動財政支出增長的主題。
事實上,近期一些交通基建項目審批步伐已經加快,相關投資有望加速。據記者了解,繼今年3月集中批準一批基礎設施建設以來,國家發改委日前又批準多個基建項目,其中包括甘肅慶陽機場擴建工程、新疆石河子機場遷建工程、新建黑龍江省撫遠民用機場工程、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東航站區及第三跑道建設工程。
在眾多數據中,CPI恐怕是唯一讓人感覺欣慰的。4月份CPI同比上漲3.4%,較3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1%,表明通脹壓力繼續放緩。分析人士預計,未來幾個月CPI漲幅將繼續回落,年中有望回落到3%附近。而在物價回落趨勢下,繼續推出要素價格改革的可能性加大。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