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內相對薄弱的基礎設施目前不堪經濟復蘇重負。基礎設施薄弱不但讓企業在多付水運、陸運運費的同時,抬高了其產品售價,還讓美國的出口產業失去了原有的競爭力。
分析人士指出,經濟衰退掩蓋了美國基礎設施的不足,由于外出工作的美國人數量的減少以及貨物運量的下降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交通路網的壓力。但隨著美國經濟復蘇勢頭加劇,交通路網的壓力也陡然增加,基礎設施的短板也就暴露無遺了。
美國國內水路航道每年運輸的煤炭、鋼材以及其他貨物的總貨值高達1800億美元,航道暢通讓國內經濟保持平穩發展。數據顯示,美國國內遍布38個州的、1/6的貨物運輸由內河航道完成。然而,年久失修的病險水壩和水閘每天都對物流的暢通造成威脅。
此外,美國國內有60萬坐橋梁目前也亟待養護。美國聯邦公路局(FH鄄WA)提供的數據顯示,美國國內被歸類為“結構缺陷”或“功能過時”的橋梁占橋梁總數的1/4。截至去年年底,美國有1/10的橋梁要么被政府關閉,要么禁止重型卡車通過。
不僅如此,美國公路的養護也遭遇了聯邦政府信托基金補足的尷尬局面。該基金每年用于公路養護的撥款約為420億美元,但隨著美國聯邦政府嚴控預算赤字規模,分析人士預計,該基金可能會在2013年處于暫時耗盡的狀態。
美國大型物流采購公司DSC公司高級副總裁肯特·海勒指出,制造業企業目前必須要多囤積原材料以應對水路運輸不定時的考驗,這就讓這些企業的生產成本平均增加了1%。為應對這一挑戰,美國財富500強之一的卡特彼勒公司目前就興建了兩個總額高達數百萬美元的配送中心來增加其貨運量。
經濟學家指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政府沒有任何追加基礎設施投入的跡象,因為國會兩黨對如何削減總額高達1.3萬億美元的聯邦赤字存在分歧,同時,美國州與地方政府也面臨各自的預算不足。
自從2008年以來,美國政府投資于公路、橋梁、水路、學校以及其他公共設施的投資每年都呈下降趨勢。美國環球視點經濟咨詢公司預計,美國基礎設施投資今年降幅為4.4%,明年降幅則為3%。
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的研究報告顯示,從2011年開始的今后5年內,美國需要花費至少2.2萬億美元用于現有基礎設施的延期維護以及投資建造新的基礎設施,才能緩解落后的基礎設施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然而,該學會總裁安德魯·赫爾曼指出,美國目前已經花掉了該費用的一半。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