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內需成為當前穩增長的主旋律。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著力擴大內需,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近日亦指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最大的潛力在內需,其中特別是要著力抓好重大民生工程,既能有效拉動需求又能保障改善民生。
財政支出將進一步向民生傾斜
對此財政部表示,未來財政支出將進一步向民生領域傾斜。“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保障和改善民生將會放在財政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財政部預算司副巡視員陳新華近日表示。
據陳新華介紹,今年中央財政用在與人民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安排增長近兩成,而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一般性轉移支付大部分也將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其中財政部將在統籌兼顧的基礎上,集中財力辦幾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其中包括加快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現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以及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財政補助標準,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緩解看病貴、看病難等。
李克強亦強調,在擴內需方面要著力抓好扶持就業和新醫改等工程。其中新醫改為醫療減負效果明顯。據了解,今年全國各地基本藥物招標平均降價幅度近五成,其中降幅最大的超過60%,從而也帶動了整體藥品價格的平均下降。重慶財政局近日表示,基藥制度實施至今,藥品試劑采購價格與兩年前相比平均降幅已達到28%。
結構性減稅帶動結構調整
昨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還要求,要繼續落實好結構性減稅政策,減輕企業稅負。對此陳新華近日亦介紹了2012年結構性減稅政策的主要內容,包括減輕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稅收負擔,帶動就業和創業,繼續加大稅收政策支持力度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等。
而在稅收改革方面,主要通過三方面政策減稅,首先是通過擴大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征稅試點范圍和出臺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稅收優惠政策等,降低企業物流成本,以及通過實施較低進口暫定稅率等方式,鼓勵國內不能生產或性能不能滿足要求的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以及國內緊缺的重要能源、資源、原材料等產品的進口。此外就是將穩步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
在結構性減稅作用下,財政收入逐漸回歸理性。據了解,近期部分地區開始出現居民收入增速超過財政收入增速現象,對此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表示,經濟結構轉型是主要因素。通過結構轉型帶動居民收入增長,未來有望進一步為擴大內需提供動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