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宏觀經濟政策調控影響,2012年市場持續低迷。2012年1~4月份,中國汽車行業除客車板塊實現正增長之外,其他各大細分市場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發動機行業更是面臨嚴峻的形勢。國內14家主要柴油發動機企業合計銷售同比下降23.8%,行業普遍出現了開工不足現象。雖然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1~4月份產品銷售約17萬臺,行業占比實現1.1%的正增長,但是,情況仍不容樂觀。
面對寒冷的市場,是披荊斬棘,奮勇向前?還是畏懼退縮,一蹶不振?堅強的玉柴機器鐵軍選擇了前者。“保52萬臺,爭56萬臺”的年度銷售目標大旗依然高舉。公司全體員工凝心聚力,眾志成城,以市場為導向,苦練內功,在絕境中劈出生路,尋求逆勢發展的突破口。
營銷線:抓住每次機會,把握每個訂單
在市場不樂觀的形勢下,加強市場銷售的預測指導,提高服務水平,實現貨源分配由被動下達到主動調控的轉變,是搶抓訂單的關鍵之一。“目前市場形勢比較嚴峻,主機廠、客戶對我們的要求也比較嚴格,我們一定要花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來拼搶市場。”玉柴銷售公司總經理助理孫國華說。為了把握最新動態信息,更好地判定訂單走向,搶抓每一個市場機會,不損失任何一筆訂單,銷售公司前方后方形成高效聯動的工作機制,敏銳把握每一個市場信息。前方,各地辦事處更加積極主動及時地與主機廠以及其銷售部門聯系,及時了解主機廠的生產、市場銷售、庫存變化等情況。后方,所有人員配合辦事處、主機廠的上班時間,主動加班,及時溝通。同時,建立大客戶訂單信息平臺,及時發布從全國各地主機廠辦事處和終端客戶辦事處收集到的信息。
“市場形勢的嚴峻,導致批量訂單減少,零散訂單增加,客戶隨意性增大,這為訂單預測的準確性、前瞻性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建立大客戶訂單信息平臺不僅有利于公司對市場形勢進行及時分析,篩除非市場因素的干擾,找出市場的真實動態,調整生產政策,加快出貨速度,滿足訂單的高履約率,同時也有利于主機廠辦事處、終端客戶辦事處及時溝通聯系、相互監督。” 銷售公司總經理助理陳一平說。
在市場不樂觀,訂單不確定性大、預測準確性低的形勢下,控制合理的存貨量,既能降低存貨風險,又能滿足訂單的高履約率,是制勝市場的關鍵,更是企業強大綜合實力的體現。“銷售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制定了期量標準,確立了大致方向,并將庫存管理信息化。一方面利用完善的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先進的IT技術提高信息傳遞的及時性、準確性;另一方面,玉柴還將庫存管理系統推薦給客戶,使各成員企業建立共享的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實現信息共享,物流暢通,提高客戶反應速度,從而也從源頭上減少或消除玉柴庫存的不確定性,降低超期存貨風險,縮短交貨期限。”陳一平說。
研發線:齊心協力,推進產品研發工作
十年的黃金發展期使得當前我國發動機行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過去依靠規模、價格等因素發展的時期演變成以科技為先、技術領軍的發展時期。而市場的雙刃劍特性也意味著嚴峻的市場必定會孕育更多的機會。玉柴要在此態勢下搶奪更多細分市場份額,加快新品研發、投放市場的步伐勢在必行。“生產淡季不是研發淡季,反而是研發人員倍感重任壓肩、新品開發迫在眉睫的熱季,工程研究院所有工作都為新品研發筑后勁,所有研發人員都在蓄內力。”工程研究院黨總支部書記萬聲蘭說。為了提升項目開發的進度和成效,工程研究院加強了項目管理。通過完善項目制,加強項目的月、季、年評價,明確中層以上領導每人至少擔任一個項目經理,開發了項目管理平臺、試驗室工作平臺。“項目管理平臺‘以任務管理為核心’,實現了從項目立項、啟動、計劃、執行、控制至項目結束和總結的項目全過程管理,系統通過將達成目標的項目計劃分解為可執行的項目任務工作,并對任務進行合理的項目人員、信息、資源和進度的分配集成,實現將項目任務快速傳達、安排給項目成員,通過監督項目團隊工作任務的執行情況來完成項目執行的管控。”萬聲蘭說。
新品快速投放有利于搶奪市場份額,但減少產品設計失誤、提升產品可靠性,加強新品投放市場的成熟度是企業最根本的核心競爭力。“工程研究院一方面在自上而下的設計流程和管理制度的落實上嚴格要求,確保在設計中體現板塊領導、平臺總師、技術總師的設計意圖,減少設計失誤;另一方面,在零部件質量開發的細化、落地實施上下功夫,今年逐一組織供應商聯合評審零部件質量開發規范,項目開發過程中嚴格按照2+1的開發模式,即2個主要供應商加1個備用供應商開發模式,修訂聯合開發協議管理制度和流程,啟動A+項目的聯合開發協議簽訂,提高研發產品的可靠性。”萬聲蘭表示。
質量線:零容忍 零缺陷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只有質量過硬,搶奪市場才更有后勁。今年,玉柴對內重新定義和細化了零部件的3個樣機開發階段。按階段對零部件狀態進行升級確認,未完成當前階段的質量開發工作,不允許進入下個階段;對外,多次組織召集供應商到玉柴進行當面討論,開展供應商二方審核,同時派遣人員對重點供應商進行幫扶和現場審核確認。將供應商質量控制工作前移。“這種做法,一方面能提高新品零件合格率,降低質量開發成本,另一方面能提高開發成功率,提高新品投放成熟度,降低市場投放風險,搶奪更多的訂單。”品質工程部新品質管室主任楊林說,“為了增強公司熱點機型的穩定性,公司還抽調人員成立重點機型組建質量提升攻關組,每周對出現的問題進行集中討論并制定整改計劃,為熱點機型增強多的取勝砝碼。”
制造過程是產品質量的直接形成過程。如何確保過程穩定受控,提高產品的一致性很關鍵。“質量線一方面加強了監控、指導力度,派遣具有質量主任工程師資格的質量特派員,下到生產現場,對產品質量、裝配、工藝、零部件質量問題進行監控、溝通、協調、組織處理;另一方面,借助公司精益制造項目這股強大的推力,今年共成立了105個精益制造質量提升班組,開展班組‘百團大戰’,提高一線制造水平,減免人工失誤。”質量部質量督察室楊環山說。
“目前,發動機市場已發展得越來越規范。以前用戶可能買一臺車能拉貨物、載人就行了,但現在不行了,隨著用戶的運輸產品的附加值的增長,用戶對車的品牌等要求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細。不僅要求可靠性要高、油耗要低、動力要強勁,也要求震動、噪音等要小,但這并不是無理要求。尤其是在現在市場形勢不好的狀態下,整機廠對產品質量的要求就更高,比如說漏油方面,當整個市場形勢訂單上不去的時候,為了拼搶每一筆訂單,整機廠就會要求相關供應商配合他的要求,不放過細微質量瑕疵。在這種情況下,玉柴更要苦練內力,從質量上保證玉柴發動機的銷量。”質量部副經理朱巖栓如此解釋現在市場形勢對質量的要求。
后勤線:融入職工,服務到位
與觀測自然界的溫度變化不一樣,玉柴大家庭的“溫暖”用不著溫度計的衡量,各職工心里都有著真切的感受。
“在市場形勢嚴峻,一線員工月收入減少的情況下,為了讓員工安心工作,政工干部多次深入基層調查了解基層職工的思想動態和民生工作開展情況,通報分析目前的市場形勢,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集團工會女工主任郭詩娟說。
一線營銷將士直接擔負著搶奪市場的重任。為了讓他們能全身心、全力以赴地向年度經營目標沖刺鼓勁,公司一方面頻頻派出高管團隊奔赴全國各大銷售片區,拜訪客戶,慰問銷售人員;另一方面多次開展親情服務活動,主動上門慰問駐外將士家屬。“這不僅鼓舞了營銷士氣,也能讓家屬多理解、支持駐外將士的工作,讓前方的將士更放心的沖鋒陷陣。”集團工會女工主任郭詩娟說,“在這多種形式的關愛下,雖然行業不景氣,但是員工人心并沒有浮動。”
在市場形勢不樂觀的情況下,如何建設一支對內能擔負起管理責任、增強員工信心,對外能作為企業窗口,讓公眾看到玉柴的實力,不斷地增強公眾對玉柴的信任的管理團隊顯得至關重要。
為此,2012年,集團實行高管上班統一刷卡制度,要求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必須持之以恒地踐行“重實踐,勤學習,嚴要求,善提高,愛員工”的玉柴干部管理理念,以實際行動為廣大職工做榜樣,帶領職工為實現玉柴的宏偉目標努力奮斗;集團高管、兩司機關職能部門全體人員通過舉行升旗儀式、集體軍訓、早訓等形式來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和斗志,增強團隊凝聚力、戰斗力,努力鍛造一支高素質的管理團隊,以適應玉柴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
在生產淡季,加強員工知識培訓,提升員工技能水平,為后續發展囤積力量是玉柴苦練內功的又一個顯著表現。今年,根據精益制造的要求,公司層面重點推進精益改善師、精益培訓師的培訓和培養,各部門重點放在精益工具、方法的培訓。“一方面為公司精益項目提供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形成系統化精益培訓管理體系和精益企業文化,確保玉柴精益項目按規劃的目標持續向前推進。”培訓中心副主任莫錫強說。公司開展的2012年職業技能比賽,技能等級、特殊工種、專項培訓、集司技能人力建設計劃推進,為廣大員工提供各種學習技能、提升技能、展示技能的平臺。此外,今年,玉柴實行班組結對子活動,集司動力公司、金創公司、玉柴重工、配件公司分別與股份公司一發廠、二發廠、冷加工廠、鑄造廠組成試點結對子單位,學習股份公司卓越班組管理模式、精益思想和方法以及其它先進的管理理念。“這種交流學習不僅有利于集團公司各子公司技能人才的建設,改變目前建設落后的現狀,同時也能集思廣益,為股份公司技能人才培養提供更好的方法。”莫錫強介紹到。
記者手記:在采訪的過程中,每當問及采訪對象對玉柴是否有信心時,得到的都是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肯定回答。成功永遠不是一朝一夕、一人一事就能實現的。研發、銷售、質量管理、后勤等各線的努力,使得5月的玉柴,比別處多了一絲火熱,多了一些戰爭的硝煙味,更增添了幾許黎明前的曙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吳。”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我們打贏了漂亮的一仗,順利完成預定的目標。如今,在市場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我們更該多份勇氣、多份毅力、多份努力,朝著更遠大的目標邁進。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