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卡特彼勒公司(NYSE: CAT)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機械和礦山設備生產廠家,日前卡特彼勒集團總裁瑞拉文在首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京交會)上展示了卡特彼勒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及公司在融資租賃方面的商業服務創新。隨后在接受新浪財經采訪時,瑞拉文表示,卡特彼勒目前在中國最大挑戰為產能不足,同時公司歡迎公平競爭的環境。
再制造促進可持續發展
瑞拉文在京交會的發言中以再制造為例展示了卡特彼勒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他表示,卡特彼勒相信在未來十年最成功的公司將是那些將可持續性融入其核心業務的公司。
瑞拉文稱:“以再制造為例,卡特彼勒在這一領域擁有超過30年歷史。卡特彼勒將接近生命周期的部件,通過再制造技術,使他們恢復到原來的工程規格。再制造是一種高級的循環利用形式,這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環境意義,因為它可以減少廢物和原材料消耗,并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給客戶。再制造的產品能夠減少80%的能源消耗,而銷售價格僅為新品價格的50%至60%。”
“再制造不僅為客戶維修、更換、升級設備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而且它作為一項業務能夠對經濟和環境產生巨大效益。全球各個國家都意識到這一點至關重要。我們必須不斷改變對再制造的誤解,認為再制造的零部件是‘用過的’或者‘舊的’。”
商業服務創新 融資租賃助力客戶成功
在京交會上,卡特彼勒總裁瑞拉文還提到了卡特彼勒的融資租賃服務。
瑞拉文稱:“卡特彼勒(中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是中國監管部門批準的第一家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內的融資租賃公司。金融服務的推出,使數以萬計的中國私營小商人,能夠使用可靠和高效率的機器,并幫助他們取得成功。”
“卡特彼勒和行業中的其他公司正在部署的融資和租賃服務,通過卓越的金融服務幫助客戶成功。在全球范圍內,卡特彼勒超過2/3我們的建筑機械銷售是通過其金融服務公司實現的。”
在中國最大挑戰為產能不足 公司歡迎公平競爭
在參加完京交會之后,卡特彼勒集團總裁瑞拉文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在談到卡特彼勒在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時,瑞拉文表示:目前卡特彼勒在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產能不足。最近幾年,相關行業在中國發展速度非常快。盡管卡特彼勒計劃增加投資速度以跟上行業腳步,但是相對而言,卡特彼勒的發展速度還是比較慢的。目前在中國,卡特彼勒主要有徐州,山工,卡特彼勒蘇州三個制造基地。卡特彼勒希望在產能達到充分狀態后,能夠在中國行業內取得領先地位。
在被問及卡特彼勒在中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是誰時,瑞拉文表示,考慮到幾乎所有世界大型機械制造商都已進軍中國,再加之中國本土的機械制造企業,中國對于卡特彼勒來說或許是世界上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之一。所有的競爭對手都非常強勁,很難指定誰是卡特彼勒目前在中國的最大競爭對手。卡特彼勒歡迎競爭,并且激烈的競爭也會讓客戶受益。關于競爭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市場都應該為所有的公司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即使在美國本土,卡特彼勒也從未要求過美國政府為其提供特別支持。卡特彼勒相信在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下,公司會充分展現自己的價值。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